婴儿体外循环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08全国心胸麻醉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华人心血管麻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96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婴儿体外循环的方法,更利于先心病婴儿的术后恢复.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45例婴儿体外循环的临床资料,着重介绍了婴儿体外循环的预充和改良超滤. 结果:术中平稳,术后无并发症. 结论:婴儿体外循环应尽量减少预充量,改良超滤对婴儿体外循环后的恢复功不可没.
其他文献
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有利于成人的早日恢复,维持一定的BIS值也可以降低成人手术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但目前尚不确定这项技术是否也可应用于小儿.本文总结
目的:探讨术中回收式洗涤式自体血液回收对红细胞超微形态、生物特性、生理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行血液回收的手术患者50例,术中出血采用血液回收机进行洗涤式自体血液
本文就围术期循环功能监测的进展进行探讨,并就指导治疗方案选择进行论述:应用TEE测量左室舒张末期面积(EDA)可更准确反映前负荷的变化,与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相关性好。使用射血
会议
心脏移植手术麻醉由于受供体心脏的变化,有其特点,在麻醉过程中我们利用漂浮导管提供的数据资料,可以相对准确的获知心功能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利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归。
自1954年,Gibbon发表了第一篇成功应用体外循环(CPB)进行心脏手术的报道后不久,就有CPB心脏手术后神经和心理功能异常现象的报道。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外
会议
高龄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脑梗塞等多种疾病,行血管手术麻醉风险高,易发生合并症.血管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术中常需要阻断和开放血管,可发生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da Vinci手术系统开始用于心脏手术,该系统完成的机器人心脏手术,避免了传统手术的正中开胸,使手术更加微创和美容,病人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从而缩短了
会议
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心肌病以前定义为“不明原因的心肌病变”.目前依据心肌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分类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
某院自2001年以来,麻醉科开展TEE约1400余例,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且得到外科的认可.TEE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手术室中应用,它在心血管手术中诊断的可靠性和作为一种
会议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我们更为关注患者普遍存在的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如何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