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膜交替流动新型萃取工艺的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rlxg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组合规整填料的液液萃取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选用了甲苯-丙酮-水和乙酸丁酯-丙酮-水两种不同界面张力的物系,分别测试了组合型规整填料和非组合型填料的传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中等界面张力物系中,新型组合填料与普通填料相比在传质性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表明,分散相在组合填料内所呈现出的滴膜交替流动过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观察的现象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有效抑制高渗透率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于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网侧电压波动.首先建立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采用dq坐标系下三相电压源PWM逆变器的多闭环控制策略,利用电压控制器来实现对网侧电压的控制;最后,针对上述控制策略,在DIgSILENT软件中搭建含光伏系统的Benchmark中低压配网系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逆变器控制策略相比,本方
在MP2/6-311++G(d,p)水平上,用从头计算法研究了HCCBr和HCCR(R=Cl,Br)之间存在的四种二聚物(HCCCl…HCCBr,ClCCH …HCCBr,HCCBr…HCCBr,BrCCH…HCCBr)的几何构型,相互作用能和原子电荷.在标题体系中存在两种稳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π-卤键(构型I)和π-氢键(构型II).对给定的HCCR,从分子间相互作用距离和相互作用能的大小均可以
研究了Matrimid(R)/PSf 双层非对称中空纤维膜的物理老化现象.测试了物理老化过程中,中空纤维膜的O2、N2等气体渗透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中空纤维膜的老化,具有超薄皮层的中空纤维膜的气体渗透速率逐渐减小,分离系数逐渐变大,直至平衡.研究并讨论了表观致密层厚度、老化温度、空气湿度等对中空纤维膜物理老化的影响.利用已建立的中空纤维膜物理老化模型计算了中空纤维膜在各种老化条件下的老化速率
目前直接从各种原料中提取出的天然维生素E的生物活性相对较低,为了提高维生素E的生物活性,本文以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以固体酸SO42-/ZrO2-MoO3为催化剂,采用直接甲基化的方法,通过高压釜反应,得到了含量较高的d-a-生育酚,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d-a-生育酚的含量.通过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4 2-/ZrO2-MoO3 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SO4 2-/ZrO2-MoO3 固体酸
纳米药物因具有区别于传统药物的独特优势,成为最近国际上争相研究的热点.药物颗粒的纳微化技术是国际前沿性高技术,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本文提出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内产生的极大强化的微观混合环境,以吸入性药物丙酸倍氯米松(BDP)为模型体系,在T 型微通道反应器中,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纳米药物.实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及浓度、溶剂流量、反溶剂流量、药物溶液浓度、以及沉淀温度等对颗粒形貌和大小
本实验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将松针中的木犀草素分离出后,用剩余残渣对碱性品红做一系列吸附研究,通过对溶液的溶液的初始浓度及温度、pH值、吸附剂的用量、吸附时间及溶液中的盐离子浓度等因素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染料浓度100mg/L、吸附剂的用量1.0g/L、pH为7.0、吸附温度在45℃及吸附时间在180min的条件下,松针残渣对碱性品红的吸附量可达到92.08mg/g;在该条件下,Langmuir型
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规整结构Cu/SiO2催化剂的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计算,通过Wheeler-Weisz准数(W-W准数)研究体系中各组分在规整催化剂中的内扩散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规整结构催化剂涂层厚度和孔径对加氢反应影响较大,催化剂的涂层厚度减小及孔径增大,内扩散判定准数变小,反应速率增大,反应为内扩散控制.在反应温度200℃,压力2.5MPa条件下,测定了催化剂内扩散影响判定参数
利用先进的流场可视化技术--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实现对简单结构微尺度反应器内的均相液-液混合行为的定性及定量的分析与评价,同时利用了CFD模拟手段,揭示了微尺度特殊混合现象和控制混合过程的关键因素.在两种特征尺寸分别为250 μm 与1 mm的T 型通道中,考察了微观混合过程的特点与发展规律.随着混合区雷诺数由10 增大到600,250 μm 通道中会依次形成两种混合模式,即平行流与卷吸流
使用板式换热器,利用船舶动力装置的废热及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为热源,通过过程强化传热技术,主要包括:一种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耐腐蚀性能和传热性能优异的金属/陶瓷纳米复合涂层以及一种Cr2O3 改性的新型氟化处理功能性传热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Fluent 软件对板式换热器中对流侧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对板式换热器结构、板型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封装方法,充分利用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
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建立一维模型,该模型包括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组分物料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及流化状态计算模型等子模型.结合某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现场数据,对该装置提升管反应器进行了详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值求解程序对反应器出口产物分布、温度、压力及气固相速率的模拟计算比较准确,同时对反应器轴向操作参数具有良好的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