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在藏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为今后藏药多基原品种的鉴定以及藏药材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现有的研究工作实践,对藏药面临的品种混乱问题进行剖析.结果:FTIR技术对不同种类藏药具有相当高的鉴别率,在藏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好.结论:该技术是藏药材品种识别鉴定的有效、快速方法,能实现正本清源、澄清藏药混乱品种,为藏药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紫菀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以紫菀酮、山奈酚为指标性成分,照中国药典薄层色谱方法(附录ⅥB),对展开条件进行考察,确定薄层色谱条件,并对30批紫菀药材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建立的新薄层色谱条件分离度高、Rf值适中.结论:本方法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紫菀的薄层鉴别.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快速鉴别翼首草化学成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PDA)同时测定藏药翼首草环烯醚萜和酚酸类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UPLC-Q-TOF-MS法采用Acquity UPLCR BEH C18(2.1mm×50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5mL
目的:研究野灯心草地下部分菲类成分.方法:野灯心草地下部分经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灯心草地下部分分离得到11个成分,共鉴定出10个化合物,全部为菲类成分,分别为、effusol、dehydroeffusol、juncusol、dehydrojuncusol、juncuenin B、dehydrojuncuenin B、junc
中药饮片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本院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建议提高基层医院工作人员道德和业务素质,加强进货、储存、炮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药材质量。
本文介绍了中药分析学科建设的现状,以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整合资源、政策支持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建议.探索研究新方法、新手段,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为学科内涵的进一步发展、丰富做出贡献.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中药分析在中药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药组成复杂寻找分析更加灵敏、准确、快速、专一的技术和方法是中药分析学科的发展新趋势,近年来也涌现了细胞膜色谱技术、分子印迹技术等新技术与新方法。运用分析计量学、生物分析方法、组学分析方法、人工智能技术等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中药进行分析学研究。
文献阅读研讨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可以提高研究生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鉴于传统的研究生仪器分析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不能突出个性化要求,提出在中药学研究生仪器分析教学中引入文献研讨课,并进行了实践和总结,以促进中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逍遥散作为一味中药复方制剂其质量控制的研究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本文主要从药效物质基础和指纹图谱技术两方面对其质量控制进行阐述,前者又细分为体外药材指标性有效成分和体内血清药效物质基础两方面阐述。
肝脏作为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其代谢功能是临床前新药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药对于肝脏的影响已有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因此中药药理活性和毒性研究也越来越广泛,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常用的肝体外代谢研究方法有人肝微粒体、基因重组CYP450酶系、肝细胞培养、肝组织切片及离体肝灌流系统,广泛应用于药物的代谢途径、体内代谢清除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的选择应
中药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然而实现中药国际化,中药质量标准化其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提高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和方法做了简单的综述.主要有计算机辅助显微数码成像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中药材DNA标记鉴定技术等显微鉴定技术,以及色谱、波谱及与计算机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