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卡氏杆菌病的诊断

来源 :第三届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氏杆菌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多继发于其他疾病感染后或抵抗力下降而引起,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消毒工作,及时发现清除发病鸡,快速准确的诊断,合理有效使用药物,是减少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在基层兽医部门,可能不能做出确切的诊断,但本病的临床典型症状应引起重视,合理用药,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做到对本病的有效防控。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合同鸡用药模式、市场鸡用药模式两种现有投药模式,阐述了用药程序及存在问题,建议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养殖场用药监管,并制定合理的用药程序,突出防重于治的原则。
本次鸡群发病原因是:养殖户认为温度高,发生病毒病几率小,在正常免疫程序中又漏免了一次新城疫,加之近期天热,鸡群采食量低、喝水多、拉稀、鸡群又处于产蛋高峰期,造成鸡群抗体水平下降太快,鸡只对新城疫病毒抵抗力下降引起发病。
研究阐明,鸡群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绦虫混感鸡痘和细菌性疾病而导致。建议目前以驱虫治疗为主,调整日粮营养水平,补肝,待鸡群完全恢复后,再做免疫。同时注意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现在天气转凉,病毒病多发,注意在疾病多发季节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对于绦虫采取合理的措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经常清扫鸡舍,及时清除鸡粪,做好防蝇灭虫工作;幼鸡与成鸡分开饲养,最后采用全进全出制;制止和控制中间宿主的孳生,饲料中添加环保型添加剂
针对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治,首先,将病猪进行隔离,采用菌特敏每头0.8毫升,头孢唑啉钠每头170毫克,一日两次,连用三天,母猪每次投喂头孢氨苄10粒,一日三次,连用5天。同时加强产房管理,接生前给母猪奶头清洗消毒。猪舍及周围环境采用二氧化氯等消毒。一周后电话回访,通过以上措施,发病猪症状好转,没有再出现死亡,半月后回访基本治愈。
在养羊的过程中,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较高,且一旦发病将可能导致羊群大范围的死亡。本文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多注意观察羊的情况,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可使用黄芪多糖、头孢类药物、替米考星或氟苯尼考进行治疗。对于食欲减退的病羊,可注射胃肠舒注射液或胃动力注射液,剂量均为5毫升。如果病羊体温升高,
通过这次疫情处置,使全体动物疾控和医务人员提高了对人感染H7N9流感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熟练掌握了人感染H7N9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方法,提高了对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救治能力,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人感染H7N9流感预防与控制、诊疗的意识以及报告与处置能力,对做到人感染H7N9流感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将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笔者诊断为猪圆环病毒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因此,需对已发病猪实行隔离,加强对猪舍的消毒,对病死猪及粪便及时处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营养水平,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对病猪一侧肌注全能+长效磺金,用量为各0.2毫升/千克体重;另一侧肌注圆蓝康针+头孢旺,用量为各0.2毫升/千克体重;在饲料中添加附康+灭弓尽+多维芪+皮炎清+霉可清,用量为各1千克/吨饲料,饮水中添加高热
鸡新城疫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防疫措施,防重于治。制定综合性防治措施,尤其是搞好免疫接种,确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养鸡业提供安全保障。
文章针对林下散养柴鸡疫病防控存在的养殖环境条件较差、畜禽良种化程度不高、疫病防控意识淡薄等问题,建议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同时筛选优良品种,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科学育雏放养,做好预防免疫,注意卫生,预防为主,强化宣传,科学规划等。
猪口蹄疫的发生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猪群三个环节构成,缺一不可.病畜的唾液、污物、粪尿、精液、乳汁等均可成为传染源.流通环节也可使病原得以迅速传播和扩散,造成疫病蔓延.空气和风,可以远距离传播此病毒,甚至可传到50~100公里以外.虽然口蹄疫的危害很大,但是只要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做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立高免猪群的工作,就能从根本上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