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圆柱结构的等效性能分析

来源 :北京力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qiang7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网格圆柱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将其等效为厚度不变的连续圆柱壳体,当球体以一定的速度侧向冲击时,从能量的角度对冲击过程中结构沙漏能的控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为进一步研究具有周期性排布复杂网格结构的冲击性能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虽然对压电热弹性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对于圆柱经典问题的研究还是非常缺乏的。当今对压电热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应用研究,而且大部分研究很少从基础模型出发对其进行精确分析,而是直接在经典力学的研究结果中加入热、电等藕合项,因而获得的结果必然带有一定的近似性,如果将这些结果直接应用到微型结构的分析当中,必然会产生很大的误差。本文在充分地了解现有的研究状况的握饰出上,从压电热
本文研究了在不考虑空气阻力以及在考虑空气阻力与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情况下,上抛物体的运动。通过用拉普拉斯变换和算子法解微分方程,得到了上抛物体的运动方程。
本文利用自主研制的多功能小型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La基金属玻璃进行了动态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最大应变率可以达到23000s-1.结果表明,La基金属玻璃的动态压缩破坏应力在初始较低应变率范围内变化不大,但应变率在3500s-1左右时突然下降,然后在高应变率下又趋于平缓。初步提出了一种可以解释实验结果的本构方程,定量分析了破坏应力的应变率效应。证实了破坏应力的快速下降是由高应变率导致材料局部升温而引起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纳米柱压缩形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晶格取向对纳米柱的微观结构演化过程和应力-应变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具有低对称性取向的模型,晶体内部位错反应复杂,很难达到“位错匮乏”状态,塑性阶段应力应变曲线较为平缓;反之,对于具有高对称性取向的模型,新形核的位错迅速从表面逸出,引起应变突跳,应力应变曲线振荡明显。
非晶态合金,是金属熔体深度过冷至玻璃态转变点,其内部原子构型发生突然“冻结”而形成的玻璃态材料,因此,通常也被称为金属玻璃。本文主要关注非晶态合金剪切带扩展演化机制。基于动态受迫剪切实验,获得了剪切带扩展的精细图像。进一步,建立了一个非晶态合金剪切带局部演化动力学模型,其中考虑了动量(惯性)、能量(温度)以及质量(自由体积)的耗散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剪切带扩展时间、厚度和临界耗散能的解析表达
本文以电迁移的控制方程为依据通过对该方程的离散化和ABAQUS二次开发,实现了电致应力应变的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电致Mises应力为15.4Mpa,剥离应力与切应力可达50MPa.证明电致应力是微连接可靠性评价不可忽略的因素.
本工作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含十字形孔声子晶体板板厚对带隙特性的影响。同时作为比较,讨论了含圆形孔和方形孔的声子晶体板的带隙特性。结果表明含正方形孔声子晶体板无完全带隙产生,含圆形孔的声子晶体板能产生带隙,但舍十字形孔能产生宽且低频的完全带隙。随着板厚的增大,含十字形孔声子晶体板的带隙上边界逐渐增大,下边界基本保持不变。模态分析表明,局域共振是带隙产生的原因,而含有截止频率的高阶模态的下降最终导致带隙
本文提出了一种相对保守的解耦法对航空结构抗鸟撞性能进行评定,首先用动量定理对输入结构的鸟撞有效载荷冲量进行了估计,然后基于严格的理论推导确定了鸟撞载荷持续时间,这是确定危险波形的关键参数,接着在输入结构的载荷冲量一定的情况下,分析了典型波载荷形对被撞结构撞击中心最大位移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危险载荷波形,最后通过对极限分析方法与SPH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以乌兰木伦矿124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其地质剖面图上选取覆岩厚度不同的两个区域,运用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研究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覆岩厚度的不同对保水开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覆岩厚度较大时,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内的竖向导水裂隙带不会扩展至第四系的含水层,从而实现保水开采。
平板撞击下,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在冲击应力小于材料冲击弹性极限(HEL)时,会出现失效波现象,实验观测表明失效波阵面前后材料性质发生了突变。本文对玻璃、陶瓷等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基于弹性-统计脆性(ESB)模型,模拟了脆性材料在冲击下的响应。发现脆性材料在冲击应力小于HEL时,可能发生灾变,物理上即表现为失效波。数值模拟表明,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较好地反映了失效波的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