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三维网络构筑及其导热相变复合材料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变材料可用于热能的存储和利用,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有机相变材料热导率低,不利于其对于温度变化的快速响应。石墨烯具有超高热导率,通过预先构筑石墨烯三维导热网络后同相变材料复合,可在低填充量下实现高导热。
其他文献
使用氧化偶联法由苯胺二聚体制备苯胺齐聚物,通过聚乙二醇双羧酸末端的羟基和苯胺齐聚物的端氨基反应,制备电活性的苯胺-氧乙烯-苯胺嵌段共聚物。由苯胺齐聚物的共轭嵌段和聚乙二醇电解质聚合物嵌段组成的三嵌段共聚物,其结构是两个疏水性的苯胺低聚物末端嵌段,夹持亲水性的PEO 嵌段,表现出良好的溶剂溶解性和电化学活性。
烯烃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单体,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单烯烃和共轭双烯烃,然而采用非共轭双烯作为聚合单体的研究报道甚少。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种实现非共轭双烯单体聚合的新方法,由此获得不同于传统聚烯烃聚合物的新材料。
利用化学改性淀粉基纳米粒子作稳定剂通过pickering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淀粉由于价格低廉、可再生、无毒无害、具有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所具有的强亲水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文通过向酸解淀粉上引入对甲苯磺酰氯和棕榈酰氯两亲性基团来改变其亲疏水性,并通过共沉淀法制备淀粉基纳米粒子作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ickering 反相乳液聚合的稳定剂。
我们首先设计并合成了含有SET-LRP 引发基团和亲水官能团(-OH)的三官能化丙烯酸酯单体(2-氯丙酰氧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CPMA),并用RAFT 聚合技术对该单体进行均聚,脱除了双硫酯端基后得到了一系列含有SET-LRP引发基团的大分子引发剂。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烯类化合物作为传统聚合单体,其合成的聚合物材料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因此,高分子化学家们需要不断的探索新的聚合反应,用于合成各种新型聚合物,以满足人类社会对材料的需求。相比烯类单体,三键单体如炔、腈、异腈等则拥有更为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合成的聚合物往往因含有共轭单元而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能。
自组装是组装单元通过弱键相互作用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是创造新物质、新结构、新功能的重要手段。嵌段共聚物通过自组装可以形成各种结构复杂的胶束纳米粒子,但是我们对于自组装纳米材料在溶液中的形成机理、多层次组装作用机制、以及胶束构象转变过程知之甚少,研究工作仍旧停留在摸索阶段。
碳氢键选择性活化一直是化学、化工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近年来,通过表面在位化学反应(on-surface chemistry),也被称为表面辅助反应(surface assistant reaction),构筑共价相连的分子结构成为表面科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表面在位化学多数是在金属单晶表面上,通过传统的化学反应,制备稳定的一维线型和二维网络结构大分子及高分子。 研究表明,表面辅助对不同杂化形
会议
目前仅有有限的几种单体适合通过水分散聚合实现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为此我们首次提出一种筛选适合在水中做分散聚合的单体的方法,即模块化单体法。这种离子型模块化单体具有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结构,其亲水疏水平衡可以方便的进行调节。
镁及其合金作为新型金属植入材料,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优势受到了关注。但由于镁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其在人体环境中降解速率过快,难以满足植入材料对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表面涂层处理是调控镁合金降解速率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以可在无水乙醇中稳定分散的大分子自组装胶体粒子为基本基元,通过电诱导二次界面组装技术在医用镁表面构建具有生物相容性、降解速率可控的大分子自组装功能涂层,在调控
自修复材料是一种能够自我修复的新型智能材料.这种材料对延长材料的寿命,提高材料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起着非凡的意义.本文基于离子可逆聚集机理制备了含有咪唑盐基团的降冰片烯衍生物离子液体单体(BDI),将其与具有桥联苯结构的降冰片烯衍生物(HBM)进行开环易位共聚合得到一系列的离子型共聚物.通过调节共聚单体的比例得到了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修复性能的材料,其中材料的杨氏模量可高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