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及脾阴虚证治浅析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uotr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研究脾阴的内涵、生理功能及脾阴虚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方法:整理有关脾阴及脾阴虚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加以系统论述。结果:脾阴理论源出《内经》,后世医家不断丰富完善,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在儿科尤为突出。结论:脾阴是指脾脏包含的一切阴液(包括血、津液、水谷精微)和其具有的滋润濡养功能,它与脾阳之温运蒸化作用相辅相成,共同维持脾的正常功能活动;脾阴及脾阴虚理论对儿科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部分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有发展成胃癌的倾向,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阐明,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而应用十全育真汤加减(党参12克、生黄耆30克、山药30克、知母10克、玄参12克、生龙骨(捣细)30克、 生牡蛎(捣细)30克、丹参10克、莪术4.5克、白花蛇舌草12克)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本病,具有疗效显着,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方法:随机选择30例患者做系统
会议
目的:评价茵连和胃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患者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四联疗法(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每次30mg,阿莫西林分散片每次1.0g,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每次200mg,枸橼酸铋钾冲剂每次220mg口服,均每日2次);试验组给予西药四联疗法加茵连和胃颗粒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
会议
目的:观察复方胃宁冲剂治疗肝郁气滞型腹胀痞满证的临床疗效.方法:235例肝郁气滞型腹胀痞满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20例,采用复方胃宁冲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20g;对照组115例,采用气滞胃痛冲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20g;治疗1月后,观察试验药物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120例,临床治愈25例,显效39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115例,痊愈17例
会议
目的:观察胃痛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50例给予胃痛消痞方(柴胡15g、白芍10g、延胡索10g、炒枳实10g、炒砂仁15g、炒麦芽15g、焦山楂10g、炒鸡内金15g、党参10g、炙甘草9g、炒白术15g)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结
会议
温胆汤来源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全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七味药组成,功可燥湿化痰、清热除烦,原本主治胆虚痰热内扰之虚烦不得眠之症。王晞星教授是我国知名的中医专家,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内科杂病及肿瘤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其中"和"法治肿瘤之学术思想在国内享有盛誉。本文将主要介绍王晞星教授在应用温胆汤治疗内科杂症及肿
会议
中医脾胃病是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很多时候,疾病病名不同,但因病理病机相同,在治疗和选择用药时趋于相同,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色指导思想。本文将中医脾胃病证型与现代医学神经衰弱症相联系,找寻共同点及相关性,并观察使用中药治疗的规律,为探索选择中药治疗神经衰弱症以提高疗效,更好的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和特色。
会议
脾胃病以虚为本,处中焦,与五脏相关,为气机之枢纽。又脾胃与外界想通,易虚易实,因虚至实。故脾胃本脏所病,或因于气,或因于热,或因于寒,或因于湿,又于神机相合,与伏邪相关。脾胃病机广泛渗透于临床各科,笔者仅列举在心系疾病、肺系疾病、妇科、儿科疾病中的运用心得,并且在此理论基础上演化延伸出的"伏邪思想"等可进一步加深对脾胃功能的理解。笔者建议可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对这些理论做进一步的阐释,如通过对"幽门
会议
目的:总结吾师王邦才教授运用复方治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老师临诊,整理相关病例资料,探讨治中汤的源流与应用,总结其运用复方治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病的辨证思路和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举隅,复方治中汤全方由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半夏、陈皮、青皮、鸡内金、炒麦芽、薏苡仁、玫瑰花组成。结果:王师认为脾胃之证,多虚实夹杂,脾胃虚寒,温运乏力,寒湿内生,食滞不化,是以病延日久,迁移
会议
疏肝通降理论是戚海龙主任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常用之法.戚主任自拟旋丹乌贝汤,具体方药:旋覆花10 g、郁金10 g、丹参30g、木香10g、砂仁6 g、枳实10 g、乌贼骨15g、浙贝母10 g、白及粉10 g.结合返流性食管炎的病因病机特点,从肝胃入手,结合痰、气、郁、热论治,共奏疏肝通降、行气活血、化痰解郁、抑酸止痛之功.
会议
朱生樑主任具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学验俱丰,擅长诊治胃肠道疾病,尤其对胃食管反流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颇佳,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朱师认为,肝之味为酸,肝气不舒,则气机郁滞,肝气上逆,发为反酸,肝木乘土,脾胃气虚,中焦气滞,气滞则血凝,气血不通,发为胃痛胃胀,在临床上,习用柴胡疏肝散、香苏散、半夏厚朴汤、逍遥丸、香砂六君子汤、痛泻要方、藿朴夏苓汤、二陈汤、小柴胡汤、戊己丸等,本文着重从药对和临床用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