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中医证型的代谢组学研究

来源 :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代谢组学对中医辨证的规范化以及药物安全性及药效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代谢组学是个性化和全局性兼顾的研究手段,能够对疾病的分期诊断、风险的评估起到一定作用,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性,并可能对于部分难治性疾病的疗效预测(如CHB的治疗应答)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全面认识并揭示"证"的本质。方法:由3名中医师(至少1名或1名以上是副高级中医师),同时辨证证及确定(包含了舌苔、脉象症状以及体征各个方面),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其中医辩证分型分为5组,即肝肾阴虚证(20名)、肝郁脾虚证(20名)、湿热中阻证(20名)、瘀血阻络证(20名)、脾肾阳虚证(20名)。另选20名取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揭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可研究不同证型慢乙肝与不同证型肝硬化,肝癌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慢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的代谢组学的演变。结论:可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规范化以及慢性乙肝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其他文献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助力提高农户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关键,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省11县(市、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减贫增收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目的基于ERK/Nrf2/HO-1通路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联合亚低温(MHT)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HT组、GSP组、MHT+GSP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TTC法观察并计算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计算细胞凋亡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
为了帮助酒店专业学生实现中华茶艺课程的有效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切实提升,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引领学生在实现职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培养高尚品质。为了取得理想的教育实践效果,教师需要详细分析茶艺课程的素养教育目标,结合酒店专业茶艺课程的价值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并积极尝试在茶艺课程中进行思政渗透。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越来越多的高职学校强调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对于茶艺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当代教育管理的需求。在国家传统文化繁荣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茶艺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促进我国茶艺文化的宣传和传承。本文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茶艺人才培养为内容,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正>数字化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数字中国建设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和总抓手,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基础上的迭代深化。“十四五”时期,“数字浙江”建设迈进新阶段。目前,浙江省小微企业园数字化建设存在数字赋能规划不足、惠企服务质量不高、信息通道壁垒未破、数据集成程度不够等问题。为此,建议:一、优化顶层设计,科学统筹数字化发展布局。一是要树立数字赋能意识,将小微企业
期刊
<正>中小微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国务院全国稳定经济大盘会议作出重要工作部署。有关中小微企业生存危机问题的思考,及如何保障各项政策能有效惠及成为社会关注点。
期刊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不断推进,区际司法冲突问题愈发凸显,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为解决区际司法冲突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契机。文章综合运用教义学方法、比较研究法和问题导向法,立足我国区际司法冲突现状,通过剖析国安法具体条文内容,借鉴域外解决区际司法冲突的可行性做法,从完善立法的角度,提出以"实体清晰、程序务实、兼顾效率"为原则,沿着理念先行、问题导向、制度设计、措施保障的路径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区际司法冲突问
目的:探讨青少年安氏Ⅱ~2类错(牙合)矫治后下颌骨及下颌牙槽骨的改建。方法:选择本院就诊患者36例,其中12例青春发育期安氏Ⅱ~2类错(牙合)患者作为试验组,12例成人安氏Ⅱ~2类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Ⅰ组,12例青春发育期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Ⅱ组。治疗前、后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T, CBCT)或头颅侧位片,分析3组矫治前、后下颌骨及下颌牙槽骨各项测量指标的改变,探讨青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患者正颌手术后不同阶段的软硬组织变化以及稳定性。方法24例骨性Ⅲ类错患者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矫治前(T0)和手术3个月后(T1)、矫治结束时(T2)、矫治结束2年后(T3)均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4个阶段17个软硬组织标志点矢状向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与矫治前除鼻部软组织点外,其余各点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几个阶段的比较,上颌标志点基本保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