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影响人们职业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教育不仅通过积累人力资本,带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同时也通过影响人们对工作的评价和判断而影响职业轨迹。人们对工作评价的方面很多,其中自主性是有关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本身的评价方面。工作中的自主性反映了组织对个人的一种信任和赋予责任,对于希望得到信任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个体而言,更多工作自主性会带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个体一方面在工作中更可能得到工作自主性,另一方面也更看重工作环境和组织氛围,更高的自主性往往给他们带来更高的效用,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不同程度的教育在对人的培养上有不同的目标和模式,这些人在工作中对工作的独立自主性和工作责任的期望程度也有所不同,他们取得不同程度的工作自主性会带来工作满意度不同程度的提升。过去对教育影响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大部分直接用受教育程度回归工作满意度,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致的,对此的解释主要是集中于教育导致的工作期望和工作现实之间是否匹配带来的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实际上教育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途径很多,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对工作的收入、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都可能有不同的期望,笼统地谈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难以细致地了解教育是如何作用于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进而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的。本文选择了工作自主性为切入点,通过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对工作自主性的不同需求,以及他们在得到不同程度的工作自主性以后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的差异看教育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本文运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数据,通过对正在工作人群的研究发现,在同等受教育程度下,更多的工作自主性带来更大的工作满意度。把工作人群划分为受过高等教育和未受过高等教育,可以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比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更看重工作自主性。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通过获得工作自主性带来的工作满意度的提升要大于未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并且通过对比两个群体的收入、工作自主性、工作时间和工作成长性对满意度的影响发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工作自主性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也就是说与货币化收益相比,工作本身的环境能够带来的效用是更高的。本研究为认识教育对个人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本研究的结论为如何激励知识型人才,更好的发挥创新性人才的创造力,提高组织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