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中3种患肢长度测量方法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常常出现下肢不等长的情况,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治疗效果。而且在临床上对于术中下肢长度测量的方法目前还无统一的标准,术后出现不等长的情况依然存在,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3种常用肢体长度测量。
其他文献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钙质由骨骼往血液净移动的矿物质流失现象,骨质量减少,骨骼内孔隙增大,呈现中空疏松现象,速率取决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的消长。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足趾部分移植急诊再造手指指尖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15年3月,对指尖缺损患者根据手指指尖部缺损部位、损伤外形,设计部分踇趾或部分第2趾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指尖24例25指,其中拇指指尖11例,示指指尖8例,中指指尖5例,环指指尖1例。均为急诊再造。供区创面根据情况采用直接缝合,残端修整,或植皮。
我国的显微外科临床应用源于20世纪60年代.1963年陈中伟、钱允庆等在世界医学史上首先报道了断肢再植成功,随后1966年陈中伟、张涤生断指再植成功,开创了我国再植外科的新时代.
目的:研究改良的新式Lahy四股缝合方法在IV区屈指肌腱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45例IV区屈指肌腱断裂患者,采用改良的Lahy四股锁边缝合方法进行一期修复。
研究背景:胫腓骨骨折在临床全身骨干骨折中发生率最高,多为双骨折;骨折早期常伴有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损伤及其引发的严重炎症反应,肿胀和疼痛是绝大多数骨折早期的主要症状。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带蒂或游离腹股沟皮瓣、游离股前外皮瓣、游离足背静脉皮瓣一期修复合并皮肤缺损的断掌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4例急诊合并手腕手背皮肤缺损的断掌断指再植病例。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与PFNAⅡ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我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分为InterTAN组(24例)和PFNAⅡ组(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
Objective:AnalyzingthetreatmenteffectofmodifiedStoppaapproachcombinediliacwingincisionforacetabulumfractures.
会议
目的:探讨研究脊柱椎弓根置钉方法的改良方法.方法:以椎板应力线及关节面为参考标志的新式置钉方法及传统置钉方法分别对279例脊柱疾患患者进行手术置钉279例,其中男201例,女78例,平均42.3岁(37-72岁), 颈椎患者26例,胸椎患者77例,腰椎患者176例,病程10天-21年,平均2.4年,其中骨折患者130例,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管狭窄症21例,胸椎黄管狭窄2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104例,
目的 探讨应用单纯后路撑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2014年间,本人应用单纯后路撑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对7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