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中医特色外治法源流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3年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r5134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复习中医古代文献,总结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特色有效的中医外治方法,探讨其对当代糖尿病足诊疗的指导及借鉴价值.在目前的中医临证中,因为糖尿病足有可致肢端坏疽的特点,一般把糖尿病足归为“脱疽”范畴,在内经时代称为“脱痈”。文章探讨了“痈疽”的基本病机,营气不从,肉腐成脓,阐述了消渴与痈疽的关系,气劳阴伤、乃发恶疮,介绍了“脱疽”的特殊致病因素,继发于消渴(虚),有感染(热)和缺血(寒)两个主要因素,就其治疗方法分析了外科清创术以及外用药物治疗。
其他文献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成功开展了内膜下技术,但介入或手术后的并发血栓和再狭窄并发症是当前摆在中西医面前的新课题。究其原因除原有疾病病因病理在继续发展外,不外是动脉内膜损伤,修复后稳态失衡所造成,原因大概有:血管平滑肌细胞修复后过度增殖;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机制,导致血栓形成;血管重塑,73%的再狭窄,23%归因于内膜增生等。血管腔内介入和手术治疗针对的是狭窄的局部,丝毫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在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传统的师承方法,中医自古代多以家传和师带徒的形式进行医术的传授,往往老师口传心授,学生耳濡目染,使得老师的临证经验得以流传,但传统师承方法主要的缺点是过度依赖传承人的智慧和能力,面对大量临床数据时提取分析能力不足,难以发现复杂数据之间的规律,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科疾病,多见于长时间站立、久坐少动和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文章为了总结经验,优化术式,将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EVLT加泡沫硬化剂联合手术治疗454例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介绍了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发生,29%患者术后有少量瘀斑,无增大趋势。EVLT术式增强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给患者术后活动带来
随着口益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口益增高,且术后再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其血管壁动脉硬化继续发展所至。文章为了探讨阿托伐他汀是否具有抑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采用阿托伐他汀对LEAOD复合术式治疗后再狭窄的干预作用进行研究。文中介绍了研究对象和方法,从阿托伐他汀对血脂、C反应蛋白(CRP)、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对血管通畅率的影响两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改变,或继发血栓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溃疡或坏疽的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文章介绍了应用本院名老中医梁国丰主任以通经开窍立法研制的专方专药消栓止痛胶囊治疗本病60例,并与血府逐瘀胶囊治疗60例对照观察,从两组治疗前后跋行距离比较、踝肱指数比较、血液流变学改变、血脂改变四方面分析了结果。本病属中医“脉痹”“脱疽”范
腔内介入治疗是目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首选及主导治疗方法,但是介入治疗后早期的血栓形成、血管弹性回缩,中后期的内膜增生、血管再狭窄甚至闭塞等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文章就LEAD患者介入术后的二级预防进行探讨,从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高半胱氨酸血症等方面阐述了降低危险因素的机理,就规范药物治疗介绍了抗血小板治疗、调脂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同时加强肢体康复锻炼,实施二级预防模式。总之,通过降低
Although relatively rare,aneurysms / pseudoaneurysms in Behcet’s disease may raise treatment challenges because of their frequency of recurrence and the risk of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Herein,w
目的:总结前列地尔治疗蓝趾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观察以前列地尔为主治疗蓝趾综合征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结果:经过2周的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前列地尔能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缓解痉挛,治疗蓝趾综合征效果显著.
目的:通过对雷诺氏病患者自身抗体谱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雷诺氏病患者自身抗体谱特点,探讨自身抗体谱检测对雷诺氏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集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中医科确诊为雷诺氏综合征的在院病人100例静脉血样,分成原发性雷诺氏病组,免疫性疾病继发雷诺氏病组、非免疫性疾病继发雷诺氏病组,应用免疫印迹(IBT)法进行自身抗体谱检测,经卡方检验统计,分析雷诺氏综合征自身抗体谱的分布情况,探讨自身抗体谱检测对雷诺氏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2例,均为本院2008年5月至20011年12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选择的32例患者中,治愈17例,占53%;显效8例,占25%;有效6例,占18.7%;无效1例,占3.1%,临床总有效率为9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单侧肢体肿胀患肢股周径、胫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