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蛀果斑螟昼夜行为节律研究

来源 :云南省昆虫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jlz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昼夜行为节律,在温度25±1℃、光周期15L:9D、RH(60±10)%条件下,系统观察了井上蛀果斑螟的羽化/交配、产卵、卵孵化及幼虫化蛹行为节律.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雌、雄成虫的羽化主要发生在18:00-04:00,此时段,雌、雄虫羽化数量分别占总羽化数量的89.11%和80.83%.雌虫的羽化高峰时段为20:00-22:00,羽化率为30.91%,显著高于其他时段.而雄虫的羽化高峰时段为20:00-22:00和22:00-00:00,羽化率分别为27.40%和24.66%,显著高于其他时段.
其他文献
  榕树依赖专一的榕小蜂传粉获得有性繁殖,传粉榕小蜂也借助雌花子房繁衍后代,两者相互依存,协同进化.在西双版纳热带地区,雌雄异株的对叶榕(Ficus hispida)分布广泛,其单
会议
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多相混输管线中容易发生水合物堵塞问题。为经济而有效地防止管线中水合物的生成,确保混相输送管线的正常运行,动力学水合物抑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通过
本课题以具有良好嵌锂性能但与电解液相容性较差的天然鳞片石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关于石墨改性的研究。采用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针对天然石墨循环性能差的缺点,对石墨进行气相氧化和液相氧化改性,采用酚醛树脂包覆法提高了其振实密度,降低了比表面积,并对制备出的复合石墨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对天然鳞片石墨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首次充电中形成的SEI膜能阻止溶剂的进一步分解,
  大螟是甘蔗的重要害虫,以幼虫钻蛀为害蔗苗和蔗茎,常造成蔗苗枯心和蔗茎组织损伤,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大螟一年发生5~6代,由于其具有为害期长、繁殖快、钻蛀为害等特点,防
  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hm2左右;稻飞虱是我省水稻作物的重大害虫,近10年来时常暴发成灾,严重影响到我省水稻的优质丰产以及粮食安全。本项目经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ris fixed intraocular lens(Verisyse iris-fixated phakic intraocular lens,Verisyse PIOL)after long-term decline in cases of co
会议
在6400×800mm2超大规模矩形浮阀试验塔中,以空气/水为试验介质,利用压力实时采集分析系统作为辅助测量试验手段,结合下限操作的水力学性能对超大型浮阀塔板的共振现象进行了深
  在榕树-榕小蜂共生系统中,生活着种类丰富的非传粉榕小蜂,它们在榕果的不同发育阶段寄生.然而非传粉榕小蜂的寄主识别机制目前尚不清晰.本研究选取西双版纳常见榕树对叶
会议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和气温多变时期多发,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禽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
  蚤类是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主要寄生于啮齿动物中。蚤类不仅叮刺吸血给人和家畜带来直接危害,而且是鼠疫、鼠源性斑疹伤寒等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自20世纪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