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高粱渣不同温度稀酸预处理对酶解的影响

来源 :全国生物化工学术、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120℃-180℃)稀酸预处理甜高粱渣对酶解的影响。实验表明,120℃稀酸处理对甜高粱渣的酶解效率增加不大,酶解180℃稀酸处理的甜高粱渣的纤维素转化率能达到41%,葡萄糖浓度能达到23 g/L,分别比没有经过处理的甜高粱渣的转化率和葡萄糖浓度提高了33%和95%。纤维素成分测定表明,甜高粱经过120℃稀酸处理后,半纤维素从26.1%降低到7.1%,预处理温度在150℃-180℃时,半纤维素含量降到1%左右。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稀酸预处理破坏了甜高粱渣的纤维素结构,出现多孔形态。XRD检测纤维素结晶度表明,随着预处理温度从120℃提高到180℃,样品中纤维素的结晶度的升高,最高在180℃处理条件下达到61.93%,比没有经过处理的高粱渣提高了30%以上。同时,不同温度稀酸预处理的甜高粱渣的半纤维素含量,电镜照片中纤维素的形态,纤维素结晶度都有较大差别,这些可以共同作为评价稀酸预处理温度影响的标准。
其他文献
对取自餐饮的潲水油进行了一系列的预处理,脱去其中的胶类、异味、色素、水份和不溶性的杂质。对处理过的高酸值油脂使用"两步法"工艺用自制的固体催化剂将其转化成为生物柴油
由于流程工业生产机理的复杂性、生产模式的不断变化、设备状况的老化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扰动等原因,常常使生产偏离优化状态。不少生产装置在产品质量、能耗和产量方面存在的问
会议
丝状真菌Acremonium cellulolyticus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相比,它在液体纤维素培养基中生产速度快,而且生产的纤维素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二糖酶,是一种适用于纤维素乙醇
会议
2013年1月29日是邓丽君诞辰六十周年的日子,各种纪念活动接踵而来,演唱会、座谈会、特别节目形形色色,不过大部分纪念营销都是唤醒回忆,引发共鸣,针对的群体也大多是六零后、
ε-聚赖氨酸是由白色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种天然的均聚物,是由25~35个L-赖氨酸残基通过单体L-赖氨酸的α-羧基和ε-氨基形成的酰胺键依次连接而成。本文根据分批发酵过程当中底
会议
本文通过从预处理,纤维素酶加入量,初始葡萄褚浓度等方面考察了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因素。玉米秸秆在利用纤维素酶水解之前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获得较高的酶解得率,稀酸预
会议
乙酸、丙酸、乳酸及丁酸是厌氧发酵产氢过程中四种主要的液相末端发酵产物,其积累对产氢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利用多种有机酸胁迫提高污泥的酸耐受能力,并以污泥中脱氢酶
会议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工业化环节的一个核心技术,脂肪酶的固定化技术如今已是决定脂肪酶应用的关键。本文对北京凯泰新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开发的"微载体固定
会议
对分离纯化后的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超滤浓缩与乙醇沉淀法提取液体悬浮培养的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经离子交换和凝胶柱层析得到纯化多糖。经酶解、高碘酸氧
湿式催化氧化法是在传统湿式氧化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处理高浓度,有害,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的有效的高级氧化方法,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