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分析氨基酸及碱基的电磁参数

来源 :第三届电磁辐射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暨2003年全国电磁辐射生物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24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生物效应的机理及作用位点是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至今已有大量试验<[1-3]>证明了电磁生物效应的存在并发现了电磁效应的频率窗和功率窗特征,由于生物体内的介质结构及其复杂而且具有生命的自我调节功能,使得电磁能量在生物体内的传输及损耗过程的理论建模和电磁生物效应的机理解释存在很多问题,但研究电磁场生物效应机理的根本前提就是揭示电磁场作用于生物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相应位点所发生的原理和过程,要作这个基础工作,除了分析电磁场频率、极化方向、功率外,探索电磁场与波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位点是非常重要的.而生物体由细胞组成,细胞中的重要大分子蛋白质由基本分子氨基酸所组成,而碱基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所以研究这些基本生物分子的电磁参数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现状分析:安防IT化、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地智从城市建设也进行的如火如茶,对视频监控大联网的需求附加值要求更高,需要既能满足前端探头采集图像 Analysis of th
本文利用快速显微分光光度技术,在无扰、在位、实时条件下,观察手机电磁场照射对单个活体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即时影响.
本文研究基于大剂量的射频辐射即职业性接触后对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有损伤作用并引起染色体的畸型引起子代智力和性别比率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32台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及其160名操作人员的恒定磁场暴露水平的调查,研究其电磁辐射损伤水平及辐射防护.
本文主要研究手机电磁辐射对红细胞膜的表面电荷及其电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对红细胞膜表面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高强度微波电磁辐射(300MHz~600GHz)通过"致热效应"引起机体的健康危害已经得到有关研究的证实,而低强度微波电磁辐射长期暴露是否能引起机体的健康危害尚无定论.本文综述了
本文研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生物电磁剂量学中,对人体的几何结构和电磁特性进行模拟,建立三维数值化的人体电磁模型.
随着电子和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高功率射频设备日益的广泛应用,使人体与射频电磁场(波)相互作用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选题来自于研究高功率、宽频谱电磁脉冲作用
会议
电磁非热效应的机理及作用位点是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至今已有大量试验证明了电磁非热效应的存在并发现了电磁非热效应的频率窗和功率窗特征,由于生物体内的介质结构及其复杂
会议
本文从时频分析的观点研究极低频电磁波对生物细胞钙振荡的过程中,钙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内外的钙平衡等对生命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