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验后残差的北斗精密单点定位卫星分类加权方法

来源 :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于GPS卫星导航星座,北斗卫星导航星座由GEO,IGSO和MEO三类卫星组成.受轨道精度,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三类卫星的定位残差差异较大.本文研究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加权策略方面,提出了基于验后定位残差的北斗精密单点定位加权方法.通过对三类卫星精密单点定位的残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残差差异将观测数据按GEO卫星和IGSO/MEO卫星分为两类,并给出了这两类卫星的相对权重;在残差编辑方面,由于GEO卫星较其他两类卫星的定位残差更大,对所有卫星按3σ准则进行统一的异常值检测时可能使GEO卫星正常数据被大量剔除,而IGSO、MEO卫星的部分异常数据无法有效剔除,为此在上述验后残差加权的基础上对GEO卫星、MEO卫星和IGSO卫星分别进行残差编辑,降低异常观测数据的权重,以提高北斗精密单点定位解的精度.选取9个MGEX地面观测站一个月的观测数据和GFZ提供的北斗卫星轨道和钟差进行解算,利用卫星分类加权方法和残差编辑方法后E、N、U方向精度分别从3.7厘米、3.1厘米和7.5厘米提高到3.2厘米、2.8厘米和7.1厘米.
其他文献
精确统一的时间频率基准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维持运行的基础,而原子钟因为其优越的频率特性成为高精度守时系统的首选频率源,目前我国的守时系统中主要以氢原子钟为频率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因为连续不间断服务的特性对其时间频率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需求.但是氢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发生频率跳变在所难免,一旦发生跳频,尤其是主钟发生跳频,则必然影响到输出时间频率的稳定性,如果跳频没有被及时发现,可能造成更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