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民居保护与民俗文化传承问题探讨

来源 :第二届中国古村镇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移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但西海固地区的部分特色民居和民俗文化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政府主导性的搬迁,如何使得特色民居、民俗文化传承与当地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相协调就成为当前急需探索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宁夏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出区为例,探讨如何在扶贫搬迁的背景下进行特色民居的保护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期望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中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拥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的古镇(村)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和市场.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景点,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开发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甘肃古村镇资源也较为丰富,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在甘肃古镇(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古镇(村)开发应该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时更应该探索更多的开发路径.
本文讲述了罗堠堡位于宁县盘克原、地处子午岭林区的边沿地带,是"老东山"地区一个很有特色的村堡,作为地方史研究者,很早就注意到这个地方,想了解它的周边环境、村堡构造、防御体系、交通路线、民间记忆等,分析了历史记录中的罗堠堡:《庆防记略》的揭示,走向田野:考察队与探查路线,总结出了历史记录与实地考察,反映了罗猴堡及其周边地区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为了全面了解茹河古道的经行状况,来自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十几位学者组成考察组,根据班彪《北征赋》所记述的行程及见闻,重走"北征"路,查看沿途边塞和城池,分析茹河道在汉唐军事、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古道、古城、故塞的魅力,判定茹河道在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
近年来,由于人口迁移对于地域性的民居风貌的改变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其实这一现象在古代早已有之.比如各地会馆的设置,尤其是由于商人的流动或者大规模的移民更是导致所在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陕西处于中国的中间地带,是所谓的中原地带.而安康更处于秦岭以南,就是人们常说的陕南地区.这里由于历史上移民,人口不断流动的而使得这一地区的民居建筑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现在不同于陕西及其周边的不同的建
编修村志通过对村落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为村民留住乡音、乡思、乡风,这是对乡土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对宝贵历史资料的抢救,是对乡土意识的传承.突出乡贤文化入志对于激发远方游子和本地民众的爱乡情怀、爱国情怀、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断面和缩影,也是传统社会文化、历史事件、民俗活动等的见证.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传统村落数量迅速减少,如何以编史修志的形式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记述其变迁,是当前地方志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应当全面而有侧重的搜集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料,编纂村落志书,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挖掘历史智慧,进一步凸显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作
本文拟就宁夏平罗县宝丰镇回族特色村镇的保护与传承开展初步的探讨,讲述了我国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实践,分析了平罗县宝丰镇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积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民族特色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传统村落的消亡,盐池县的村落越来越丧失地域特色,特别是在其北部地区,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平原农区的团庄性质,在政策脉动驱使下的就交通、就扬水渠道、就能源开发等的村落建设模式应运而生,村落的建设有布局规划,重生活质量,但却很少贯彻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思想,农民生计方式在村落变化的同时主动或被动地变化,也越来越少考虑土地资源特征和承载能力,而更多出于产业规模化或经营者意愿,高投入低产出及盐溃化等生态问题
盐池山区农村流传着"十里风俗不一般"这样一句俗语,就是说在小小的盐池境内,各种风俗差异很大.婚俗也是这样,南北东西,山上山下的习俗相差很大,因此要想整理一套涵盖全县山区的婚俗有很多难处.婚姻习俗自古以来就有一定的沿袭和传承.盐池婚俗,主要突出了红火喜庆、平安吉祥、丰衣足食、多子多福等特点,从提亲到回门一系列繁文缉节中履行的礼仪、程序,无不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蕴含着美好的祝福。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
全文聚焦宁夏中南部窑洞及窑洞村落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以陇东窑洞文化和陕北窑洞文化为参照进行比较研究,深入探析和发现宁夏窑洞及窑洞文化的地域特色和特点,进而对科学发展和保护传承好宁夏窑洞及窑洞村落进行思考和探讨,要有总体保护传承的思想,科学研究,合理规划,对整个宁夏窑洞及窑洞村落进行总体规划布局。把窑洞及窑洞村落文化的保护传承置于宁夏古村落文化保护传承的大格局中思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