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沟湾常见温带海草的光合活性比较

来源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8月在桑沟湾楮岛南岸东部海域,利用水下调制脉冲式荧光仪(DIVING-PA M)原位测定了中国北方三种常见温带海草大叶藻、丛生大叶藻以及红纤维虾海藻的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活性,并确定了几种海草的吸光系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计算出海草绝对电子传递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叶龄对海草的光合活性有较大影响,同种海草的AF值和叶绿素含量都随叶龄增加而增加,叶龄小的叶片明显具有较大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大叶藻:叶1=26.56,叶2=21.45,叶3=19.98;红纤维虾海藻叶1=22.31,叶2=19.23,叶3=17.06;丛生叶藻:叶1=20.16,叶2=16.10;叶3=13.10).相比于丛生大叶藻和红纤维虾形藻,大叶藻具有最高的光合活性(ETRmax-=22.67),这也与大叶藻在三种海草中所具有最高的初级生产力是相符合的.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研究柴胡黄芩浸取物对鲫鱼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条大小均一的鲫鱼,平均体重20g,腹腔注射0.15%四氯化碳花生油造成急性肝损伤,间隔0.5h、1h、2h、4h、8h、12h、24h后,赖氏法测试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结果:中、低剂量柴胡黄芩组能微弱降低鲫鱼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高剂量组血清中的ALT和AST的水平则有所升高.结论:柴胡黄
目前在养殖鱼类疾病的防治上,使用免疫增强剂替代药物、化学剂和抗生素的研究倍受各国研究者的关注。药用植物具有激活免疫系统应答的功效,作为一种可选的疾病治疗措施,而利用中药来预防和控制鱼病更受到专家重视。药用植物是许多不同文化和国家的文化遗产中根深蒂固的组成部分,尤其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本文目的是综述目前中国和印度草药中已证实可用于调整鱼类免疫系统的中药及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对照组中国对虾连续投喂不含药物饵料,诺氟沙星组和联合用药组以50 mg/kg体重剂量连续投喂含诺氟沙星药饵5d后,诺氟沙星组投喂不含药物饵料10d,联合用药组以100mg/kg体重剂量投喂含黄芩苷饵料10d.从投喂诺氟沙星药饵时开始,在不同时间点采集中国对虾血液、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进行药物残留和肝药酶活性测定.
以凡纳滨对虾与金钱鱼混养池塘和凡纳滨对虾单养池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两池塘水体的理化因子及浮游生物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混养池塘水体的温度、盐度、pH值和溶解氧含量与单养池塘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和铵氮的含量在试验过程中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但混养池上升趋势较缓,经分析两个池塘的上述指标在养殖前期差异不显著,后期有显著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