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后体成分变化状况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描述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体成分变化情况,旨在为今后开展围手术期营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3月在北京市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胃肠外科住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9人,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以及术后4-6周首次复查时采用人体测量法(包括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和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包括肌肉量、脂肪量、内脏脂肪等级)分析患者的体成分变化情况.结果 体重在术前、出院时以及首次复查时持续下降(P均<0.01),分别为65.8±11.1Kg、62.8±10.5 Kg、61.7± 10.6 Kg;上臂肌围出院时比入院时下降(23.3±3.1 VS 22.5±2.3,P<0.01),首次复查时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2.4 VS22.5±2.3,P>0.05);三头肌皮褶厚度出院时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8± 8.4 VS 17.2±9.4,P>0.05),首次复查时比出院时下降(15.8±8.1 VS 16.8±8.4,P<0.01).肌肉量在术前、出院时以及首次复查时持续下降(P均<0.01),分别为48.4±9.3Kg、46.2±8.6Kg、45.4±8.5 Kg;脂肪量出院时比入院时下降(13.9±7.2 VS 14.7±7.4,P<0.01),首次复查时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6.8 VS 13.9±7.2,P>0.05);内脏脂肪等级出院时比入院时下降(9.7±3.7 VS 10.2±3.5,P<0.01),首次复查时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3.5 VS 9.7±3.7,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况持续恶化,以混合型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足为主,在术后早期以蛋白质消耗为主,而出院后能量不足和脂肪消耗更为突出.应采用综合性体成分分析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加强围手术期营养以及院外营养干预,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以促进疾病预后及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袋鼠肠内营养泵对鼻饲管堵管率以及冲洗鼻饲管护理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按入ICU的先后顺序依次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取普通输液泵鼻饲,观察组选取袋鼠肠内营养泵鼻饲,比较两组患者鼻饲管堵管率、鼻饲管冲洗花费的护理时间.结果 观察组鼻饲管堵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冲洗鼻饲管护理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袋鼠肠内营养泵能降低鼻饲管堵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有效应用三腔鼻空肠喂养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10例经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普通胃管组(对照组,n=50),三腔鼻空肠喂养管组(试验组,n=60).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及术后营养指标等.结果 三腔鼻空肠喂养管组患者排气时间(P<0.001)、拔除胃管时间(P=0.035)、下床活动
会议
目的 判断危重患儿的代谢状态,比较公式估算、间接测热法所测得的能量消耗与实际摄入的能量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不同代谢状态、能量摄入不足与住院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入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满足间接测热法(IC)要求的内科危重症患儿共56例,于机械通气第1、4、7、10天应用代谢车测定其静息能量消耗,记录当日的实际能量摄入,并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
目的 存在营养风险的消化道手术患儿需要积极地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但目前儿科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营养相关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即对消化道畸形手术患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术后禁食及肠外营养支持,干预组患儿在术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8-24
目的 用黄芩苷干预观察胆管不全梗阻(PCBDL)大鼠肠黏膜损伤程度,通过检测肠黏膜核因子-κ B(NF-κ B)、NF-κ B mRNA表达,探讨黄芩苷是否通过抑制NF-κ B、NF-κ B mRNA表达减轻胆管不全梗阻大鼠小肠黏膜损伤.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CBDL组、PCBDL+黄芩苷处理组(PCBDL1组)和PCBDL+黄芩苷处理组(PCBDL2组),
目的 了解静脉铁剂(蔗糖铁)强化全合一(All-in-one,AIO)静脉营养混合液对早产儿铁储备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临床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纳入108例2012年9月到2013年12月生后48小时内入住我院NICU且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将入组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N);FE-1组(PN+200ug/kg.d铁元素);FE-2组(PN+400ug/kg.d铁元
目的 目的:调查上海市学龄期儿童有氧运动能力现状,探讨人体成分与有氧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上海市区杨浦区一所小学63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人体成分分析(生物电阻抗法)和有氧运动能力(固定功率运动试验,间接测定法),测定体脂比例(FAT%)、去脂体重(FFM)、肥胖度、最大氧消耗(VO2max)、最大氧脉搏等指标,分析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比较超重肥胖儿童与非超重肥胖儿童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受
会议
目的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中国东北地区孕妇及其胎儿维生素A和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的含量及关系.方法 收集孕产妇产前一周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维生素A,SP-A,SP-D水平.在产后6个月,通过电话进行回访.所有统计分析在SPSS.16.0软件进行.以P<0.05为有统计学习.结果 179名孕妇中有48例(26.8%)的维生素A缺乏,179名新生儿中有40例(22.3%)新生儿维
目的 新生儿短肠综合征(SBS)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短肠综合征患儿在营养支持小组管理下的临床结局,并探讨影响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998年-2013年间外科手术后短肠综合征(SBS)患儿病例资料,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病因、剩余小肠长度、回盲瓣及结肠情况、静脉营养应用天数、并发症情况(导管相关感染、胆汁淤积)、肠内营养情况、用药情况(生长激素、谷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营养状态及与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在苏州市某三甲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75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应用PG-SGA评定量表对患者预处理前的营养状况进行分级和评分.采用SPSS18.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G-SGA评价结果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