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权与农地流转:悖论、理论分歧与研究启示

来源 :第六届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归纳、对比、评述的方式,对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直接聚焦对话“确权促进农地流转”、“确权不一定促进甚至抑制农地流转”两派观点,探究两派观点背后所对应的产权理论解释逻辑、行为经济学解释逻辑,对比分析两种理论具有不同解释力的原因及其适用性,由此进一步思考如何借鉴两派理论的合理见解与学术贡献,为构建一个直面问题本身的跨学科农地流转研究框架提供新的视野,拓展农地流转问题研究理论空间。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1980-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湖北省农林牧渔业产值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市、区)2013年林业碳汇经济总产值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模型,从碳汇投入产出角度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
会议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五湖四海的游客对我国的藏式彩绘图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藏式彩绘图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民
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纤维品质直接影响着纺织品的优劣。海岛棉纤维因其具有长、细、强等突出的特点而成为栽培棉中品质最优的品种,但其产量较低成为主要缺陷。而陆地棉的优势则在于其具有较高的产量。棉纤维分化、发育的过程也是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过程。因此,进一步了解海岛棉和陆地棉棉纤维的发育过程和品质的形成机理,对于棉纤维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植物细胞壁次生壁加厚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结构物质为纤维素和苯
  本文采用F(a)re-Primont指数方法(FP指数),对1978-2011年中国28个省(市、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及分解。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农业TFP的水平值为指标,采用方差分解法系
会议
  改善农村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是环保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湖北省调研数据,遵循“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路径,采用Probit模
会议
  本文利用湖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未出售秸秆农户的秸秆资源出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揭示秸秆市场化迟迟未能形成的内在约束.研究
会议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效应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了解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状况及演变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区位熵指数、克
会议
  本文首先采用1998-2013年我国瓜类生产面积数据,通过空间基尼系数、FLQ指标、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考察了中国瓜类生产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瓜类生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