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志篇目设置规范性与创新探讨--规范之必要是市县志篇目设置创新之基础

来源 :第五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agebird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石狮市志(1998-2010)》(评议稿)篇目设置的评议,结合实际工作中一些市县二轮志书篇目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下自己对市县志篇目设置相对规范性之必要性的认识,提出几点意见建议。要在总结首轮二轮市县志书编纂工作经验尤其是篇目设置一些好的做法基础上,结合目前一些地方、一些专家就志书篇目设置提出的有见地的学术观点,召集全国专家力量进行专题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相对规范性、具体明确、较强可操作性的市县志书篇目设置指导性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哪些是必要篇目设置及内容涵盖,哪些是篇目设置选项,力改目前市县志书篇目设置无“章”可循、各自为战、低效重复劳动的现状,使市县志书编纂人员能够腾出更多时间,集中精力放在研究具有当地特色篇目设置重点和创新方面。要加强对市县基层志书编纂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要充分发挥全国和省级地方志编纂专家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尤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时空优势新特点,加强对市县基层地方志编纂人员的指导、辅导和研讨,针对新情况,研究新对策。中指组、省方志委要组织或聘请一些专家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力度,切实帮助基层解决编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市县志书编纂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有效促进地方志工作跨上新台阶。
其他文献
《厦门市志》在资料选取真实可靠方面做得较好,可以为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者作镜鉴。《厦门市志》第三十二篇医疗卫生的无题序选取材料极具典型性。全序仅41行,1500字左右。尽管
通过《厦门市志(1996-2005)》的总述,会很清楚地了解厦门总体的历史发展脉络,既便没有看过上一部厦门市志,也不妨碍对厦门市前世与今生的了解。总述中第四部分体现出厦门市的特
《厦门市志(1996-2005)》工业篇概述记述全面、详略得当、特点突出,体例规范、拟目得体,语言简练、叙事清晰。但金无足赤,任何一部志书不是十全十美的,《厦门市志(1996-2005)》工
研究方言,不仅要研究它的发展历史,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它的语音系统。方言语音系统编辑体现在志书上还要注重它的读音。《厦门市志》(1996-2005)“方言”从整体来看,尤其是第二、
提高二轮志书编纂质量应建立承编单位之间的联动机制,解决由于机构、人员变化造成的资料隐性缺失问题。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建立专家派驻机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
文章指出《厦门市志(1996-2005)》第三编《环境资源》、《石狮市志(1998-2010)》卷二《环境资源》、《北川县志(1988-2007)》第二篇《自然地理》编撰反映了新方志编撰工作者
地方志编纂如何突显地方特色,成为衡量志书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又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邑者以志为鉴."因此,当代地方志的科学技术篇目有了特别的地位和作用.地方志的科学技术篇目介绍科技发展的背景和条件
资料是地方志书的生命,是编纂志书的基础.没有扎实的资料基础,就不可能编纂出高质量的志书.因此,修志之始资料收集工作就应放在首位.笔者以《厦门市志(1996~2005)》(以下简称
时代特色是对第二轮市县志编撰提出的明确要求之一。第二轮市县志时限大多在1978年至2010年之间,这个时限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最为迅速,中国社会变化最为巨大的时段,对二轮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