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β射线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的表达变化

来源 :第十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议、第三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面修复医师专业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Second and third degree burns present a broad range of additional challenges for restoration of function.The extensive skin defect induced by severe burns is dangerous and fatal to burned
目的:高压电烧伤致颅骨外露早期行皮瓣移植治疗.方法:2011 年6 月至2016 年1 月间我科共收治高压电烧伤致颅骨外露患者30 例,创面面积10cm2~144cm2.伤后至入院时间为3 天以内,伤后1 周内行扩创后皮瓣移植覆盖创面.结果:30 例伤后1 周内行扩创皮瓣移植患者,27 例一期愈合,1 例因坏死组织切除不彻底,皮瓣缝合处裂开,行二次手术治愈,1 例因行多个皮瓣修复创面,缝合处张力过
会议
目的:探讨孕早、中期胎儿皮肤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s)中特异表达的新微小RNA(microRNA)seq-915_x4024 促进皮肤创伤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为应用microRNA促进皮肤创伤修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RNA 二代测序及qRT-PCR 检测人孕中期(孕28 周前)及孕晚期(孕28 周后)胎儿皮肤KCs 中microRNAs 的表达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
目的:人羊膜上皮细胞是人胎盘羊膜组织靠近胎儿侧的单层上皮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同时具有免疫原性低、来源丰富和伦理争议少等优点,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中拥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羊膜上皮细胞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中,需要对细胞在植入体内后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等进行活体动态监测。本研究探索使用PEI-Fe3O4 纳米颗粒标记人羊膜上皮细胞,以期为人羊膜上皮细胞的体内示踪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原代培养人羊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对小鼠创面巨噬细胞表型及创面炎症相关表达的影响,完善hAMSC 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为进一步转化到临床提供实验研究资料.方法:采用机械分离及酶消化法提取hAMSCs,取生长状态良好的P4代细胞,流式细胞仪(FCM)鉴定hAMSCs 表型,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成骨、成脂诱导鉴
目的:血管新生在影响皮肤创面愈合中起重要作用.现有证据已显示自噬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然而,由自噬介导的血管新生在皮肤创面修复过程中确切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我们通过特异性敲除自噬相关基因Atg7的内皮细胞(Atg7EC-/-)小鼠观察自噬缺陷是否影响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血管新生.方法:比较基因型Atg7F/F和Atg7EC-/-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率.通过CD31染色测定创面血管新生情况;Mac
目的:对磁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重编程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将磁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连接 REST-siRNA、SHH-siRNA 体外转染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普鲁士蓝染色法鉴定磁纳米颗粒对hADSCs 的标记;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磁纳米颗粒对hADSCs 活性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磁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时的转染效率;分别用 Real-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预处理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存活和抗凋亡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鉴定小鼠BMSCs.观察不同低浓度H2O2 处理BMSCs 48 h 后细胞的增殖,以及SDF-1 及其受体CXCR4、CXCR7 的表达;其次,观察经50 μmol/L H2O2 预处理BMSCs12h 后,再经500 μmol/L H2O2 作用,或同时加入CXCR7 抗体作用
为了探讨体外高糖诱发内皮细胞损伤而继发性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该研究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制备不同糖浓度(5,30 mmol/L)培养hUVECs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