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福建甘蔗生产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kang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三年四个点的田间试验资料,分析得出影响甘蔗产量高低的关键气象因子:关键期内的光温积、生长前期的活动积温、生长后期平均日照时数.分析了甘蔗生长期气候资源变化及关键气象因子的年代变化,得出近年气候变化不利于福建甘蔗生产,最后对福建提高甘蔗单产和稳定总产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2003年7月3日至6日淮河流域出现一次暴雨过程,它是2003年淮河流域整个降水过程中的一次.此次暴雨过程在中高纬度表现为强而稳定的两脊一槽型,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极锋偏南,西南季风输送的暖湿气流和偏北风引导的干冷空气不断到淮河流域交绥.本文分析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干冷空气的侵入和演变特征.结果发现,此次暴雨过程在淮河汉域一直维持一条近于纬向的辐合切变线,在其南北两侧为南北风的对峙局面;在35°N附近
使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1980~1997年T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南半岛地区对流活动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发现中南半岛对流活跃导致孟加拉湾东部对流建立(BOB)和副热带高压断裂,进而触发南海夏季风的建立;中南半岛对流的活跃与冬季位于苏门答腊的对流中心由冬入夏沿"大陆桥"系统性移动有密切联系.冬季位于苏门答腊的对流中心由冬入夏沿"大陆桥"系统性向西北移动对中南半岛对流爆
利用华北地区17个代表性气温和降水地面观测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0年地面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变率.发现,华北气温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为6~8月,但个别年份夏季开始时间有迟早.1976年夏季短而凉,1997年夏季开始早结束晚.1980年以来,冬季变短和变暖.在近50年中,冬季和夏季气温都经历了由较低至较高的过程.华北是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增暖倾向在冬季比夏季更为明显.降水的气候变化分析表明,7~8月
利用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东缘山地,包括祁连山系的宗务隆山、青海南山,柴达木盆地内的沙利克山(牦牛山)、夏日哈山,以及昆仑山系的鄂拉山,采集的祁连圆柏树轮样本,建立了12条千年长度的树轮宽度指数序列.在分析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基础上,对树轮宽度指数序列与上一年7月至当年6月的年降水量进行了校准分析,通过建立转换函数,重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过去千年的年降水量逐年变化.
若尔盖县紧邻具有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美称的九寨沟风景旅游区,是四川省的北部门户.过去,若尔盖高原湿地广阔,资源丰富.但对近年气象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湿地信息提取的计算处理和分析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地考察后认为,湿地面积大幅度萎缩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若尔盖沙漠化比较分散,沙化地的面积一般为几十公顷,具有点状或条带状分布特点.采用EOS/MODIS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遥感信息可能会较好地对若尔盖沙
本文介绍了兴安盟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指挥系统的特点、参数配置,重点介绍了系统功能及实现方法,包括:值班员注册,查看短期预报结论大气层结稳定性计算,查看9210系统信息,天气预警,查看雷达回波,实时作业指挥空域请发令,档案管理及系统监控等.
对于1km分辨率的温度空间化问题,本文在高斯权重插值法的基础上,提出加入地形因子的改进方案,并给出相应的误差逐步订正方案,是一种简便的、与地形吻合很好的复杂地形温度的空间插值方案,提高了目前国内外利用测站进行温度插值的精度.利用这种方法所得2001年长江中上游(90.54°~114.99°E,24.50°~35.75°E)1km分辨率的逐日的平均温度分布栅格图的平均绝对误差可达0.77℃以下,具有
利用气象卫星NOAA/AVHRR1、2通道遥感光谱资料在GPS和GIS的支持下,进行遥感绿度数字图像的目视解译和统计解译,计算绿度值概率密度.结合地面农情监测资料和同期气候资料,预测低纬高原(曲靖市为例)小春作物增减产趋势,建立遥感估产模型.结果表明:1~3月是小春作物信息提取、长势动态监测的最佳时期,3月是小春作物产量预报的最佳时期.针对卫星遥感资料短的特点,采用时间和空间结合扩大样本法效果较好
本文研究辽宁省喀左县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发生与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的关系及综合防治措施.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组建了二代棉铃虫中期预测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评价出6月上旬平均气温、7月中旬相对湿度是影响二、三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并建立了长期灰色灾变预测模式[GM(1,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一代蛾峰与天气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蛾峰与锋面天气关系密切
准确地预测农作物的发育期,可以为农业部门适时、科学地进行田间管理、合理引种以及对农作物各生长发育时期的农业气象条件鉴定提供依据.本文以邯郸地区为例研究了地市级农作物发育期和产量预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