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胫腓钩与Suture-button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

来源 :第十二届北京骨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1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下胫腓钩和Suture—button技术治疗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3年9月采用下胫腓钩(下胫腓钩组)和Suture—button技术(Suture—button组)治疗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下胫腓钩组患者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1~69岁,平均34.4岁.骨折按Danis—Weber分型:B型5例,C型15例;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3例,旋前外展型5例,旋前外旋型12例.Suture—button组患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4-44岁,平均28.7岁.骨折按Denis—Weber分型:B型3例,C型11例;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3例,旋前外展型3例,旋前外旋型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价骨折愈合情况以及下胫腓联合复位的情况.
其他文献
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环保、冶金及电子等工业领域,有机溶剂脱水是其生产和回收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有机溶剂与水形成的共沸物或近沸物,采用传
该文设计了十六个含吡啶环的非天然氨基酸(八个α-氨基酸和八个β-氨基酸)的合成路线,并合成了二十个中间体及这十六个氨基酸.除化合物A-Ⅵ和化合物A-Ⅶ外,其它十四个含吡啶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下胫腓联合损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科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包括院外治疗后来我科就诊
该文从中药五味子中分离提取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工艺路线:蒸馏水浸提→石油醚脱脂→超滤→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层→D345弱碱性阴离子交
该文通过对反应机理的分析,采用负载银催化工艺进行乙二醇氧化脱氢制乙二醛的研究.主要进行了载体成型、焙烧及表面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研制成功具有合适表面性能的大孔、大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 总结Ilizarov技术重建创伤性跟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探讨Ilizarov技术重建创伤性跟骨缺损的适应证和临床要点.方法 2011年4月-2015年4月,应用Ilizarov微创牵拉技术治疗
会议
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和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参与调节能量平衡,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炎性反应的特性。球状脂联素(脂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