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专业运动员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2015年第二届广州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专项运动员的运动性疼痛情况,探究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在专业运动员中的发病率、触发点存在部位与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方法:2015年3月~6月,调查了重庆市地区的部分专业运动员,共计6个项目的114名二级及以上水平专业运动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运动员基本资料,运动损伤史、疼痛部位等,并用视觉疼痛量表对运动员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根据触发点临床诊断标准对运动员进行徒手检查,标记触发点存在的部位,并进一步测量压力疼痛阈值.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14名(女42,男72)运动员中,正在或曾经经历运动性疼痛112例,疼痛发生率达98.24%,VAS评分统计结果为5.20±1.43,疼痛较为明显.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存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共有95例,总发病率为83.33%;其中女性存在触发点36例,发病率为85.71%,男性存在触发点59例,发病率为81.94%.触发点存在部位具有明显项目特征,拳击运动员多存在于髂腰肌、腰方肌、斜方肌;跆拳道运动员多存在于胫骨前肌、腓肠肌、股内侧肌;举重运动员多存在于斜方肌、肩胛下肌、多列肌;柔道运动员多存在于股内侧、股外侧肌、股直肌,三角肌;100m、200m、400m运动员多存在于臀大肌、臀中肌、股直肌、股外侧肌;武术运动员多存在于股外侧肌、髂腰肌、腓肠肌.结论:运动性疼痛在专业运动员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生活,阻碍运动员成绩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些疼痛的运动员身上诊断到大量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且这些触发点的存在位置与主诉疼痛部位存在相关性,具有项目性特征.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可能是引起运动性疼痛的常见病因.
其他文献
  目的标枪是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型的运动项目,较好的技术动作和速度力量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它的技术动作和速度力量是由助跑到最后用力的转换来完成的,从生理学角度
  目的:报告散打运动员由于赛前快速降体重(RWL)导致的代谢紊乱和运动能力下降的个案,探讨RWL对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结合运动训练监控方法对RWL过程
会议
  目的:目前运动员重返赛场的评定标准主要是以临床功能评估IKDC、单腿跳、KT-2000膝关节松弛试验(arthrometer test)、等速肌力测试等来评价,这些评估已经被证实了其可靠性
会议
  目的:水疗在发达国家已是一种成熟的治疗训练技术.1954年,首次由张令渊和郝福安在国内介绍水疗技术,从此开始了我国临床水疗的应用.然而水疗在我国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
会议
  目的:比较中药凝胶剂与传统酊剂的临床疗效,探寻外用中药更方便的使用方法,更好的解决现代社会全民运动中易产生的运动损伤相关疾病,使得百姓及运动员在治疗运动损伤疾病时更
  ICF-CY;脑瘫;个案设计ICF-CY是世界卫生组织于2007年10月发布、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特性而制定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CY),从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和参与
  1.研究目的:高校中如何识别体育教学风险,进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规避风险,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文章将从笔者一线教学经历入手,针对体育课在学生、教师、环境、项目特点等方面
会议
  目的:研究姜黄素补充及运动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探索二者对脂代谢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为人们能够更好的通过饮食结合运动降脂、减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4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