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社会政策视角的反思与共享发展

来源 :中国社会学会,日本社会福祉学会,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会企业在我国社会福利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得到高度重视,并被视为应对政府失灵、非政府部门失灵和市场失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国外社会企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社会福利治理面临的问题,试图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对政府、非政府、市场和社会企业部门在实现社会公正过程的作用进行反思,就实现共享发展的福利治理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其他文献
政策制定过程的研究是社会福利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政策企业家的视角对J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政策企业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政策企业家能够敏锐察觉和判断政策制定的机会窗口。政策企业家意识到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改变,通过积极争取和努力,成功申请将试点地区申报下来,抓住了政策制定的机会窗口。
会议
儿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传承的保证,其发展状况构成未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儿童数量众多,近年来其生存和发展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仍有一部分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儿童发展整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会议
本文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社会经济地位和社区融合对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的影响。文章将社会经济地位分解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两个维度,将社区融合分解为社区认同、社区交往、社区参与三个维度,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均有影响;社区融合的三个维度对农民工的公平感均具有统计显著性,即农民工的社区认同度越高、与本地居民交往越频繁、向社区组织提供意
会议
与传统补救型社会工作模式倡导的治疗型取向不同,发展视角下社会工作强调贫困弱势群体回归社区生活的重要性,希望将弱势群体的问题放置在社区中来解决。发展视角下的社区发展以增强贫困群体参与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这一视角下的减贫策略通常会优先考虑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协助改善案主及社区的经济发展,例如在社区层面开展小额信贷项目、支持和资助社区妇女团体的发展、支持和发展社区
会议
本文对发展观进行梳理和阐释,并从发展观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的目标、内容、途径。发展观视角下的精准扶贫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将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相结合,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方式,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发展观视角下的精准扶贫体现了绿色、包容、共享、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养老服务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社会政策。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自2006年以来的13份由中央政府颁布的养老服务政策进行计量和分析。通过政策工具分类、内容编码、频数统计、交互分析等分析方法,从基本政策工具和养老服务系统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养老服务政策工具在数量分布和结构组合上所存在的过溢、缺失与不完善问题,并从提升政策精准度的角度提出了今后养老服务政策优化和完善的方向指引与技术路径。
根据福利政策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和性别平等的影响,性别福利理论将欧美国家的家庭福利体制分为三个类别:传统家庭照顾模式、双薪家庭照顾模式以及市场取向模式。本文选取了三种福利体制中的代表性国家:瑞典、美国和意大利,从福利侧重点、家庭福利政策内容、性别平等方面对比分析,并试图分析不同的照顾模式对生育率的影响。分析发现双薪家庭和市场取向模式都能促进性别平等和女性劳动参与率,同时促进总和生育率。但强调传统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群体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而失能老人又是老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身体、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面临着多重困境,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护服务因而也成为社会工作关注的领域。个案管理是在社区照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服务模式,旨在为有多种服务需求者提供帮助,通过整合服务对象的社会资源,为其提供专业性、科学化的照顾服务,从而提高案主的生活质量。
家庭建设,是个人、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等主体从经济、文化、福利、安全等方面维护家庭和建设家庭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基于中国现有相关的公共政策存在制度性缺陷,政府倾向于增加家庭和个人责任的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的思想占据主导,社会福利政策在家庭价值取向上的摇摆不定。研究以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为目标,在提高家庭生存发展能力、提高家庭福利保障能力、提高家庭平等和谐能力三个层次,以及显性家庭政策、家庭公共政策两个维度,
会议
近年来,专业社工开始秉承上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抱负,进驻社区、开展各项社会服务。但对于基层体制内组织来说,这些专业社工机构往往以一个潜在的资源以及权力的竞争者进驻社区。在这一过程中,基层体制内行政性组织在社区事务的传统支配权、话语权以及对资源掌控的能力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组织的潜在挑战。基层体制内行政性力量最初对社会组织持不合作、甚至是排斥的态度。社会组织为了顺利在社区"安家",努力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