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以来影响广西的台风大风气候变化特征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1970~2000年我区台风大风实测纪录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引起的我区境内大风1970年代和1980年代较多、1990年代以后相对较少,我区台风大风的台风出现主要在7~9月,其次为6月和10月.1970~2000年间共有121个(平均每年13.6个)台风引起我区境内的大风天气,在福建登陆而又在我区引起大风天气的台风只有8107号,登陆点是长乐,而剩下的均在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登陆或在海南以南洋面穿过(最南在17.2N),其中有93%在珠江口以西登陆,76%在湛江以西登陆.而登陆广西的台风中,有89%会引起大风过程.在海南登陆的台风,75%在我区引起大风天气.台风大风主要出现在桂南沿海,其分布特征是由沿海向内陆急剧减小,桂南明显高于桂北,桂东又高于桂西.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28a以来棉铃虫调查资料和气象条件,探讨了温度、降水、湿度、地温等要素对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影响,建立了棉铃虫各代发生期及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报模式,并应用于实际预报,效
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为陆面过程和边界层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已成为陆面过程参数化研究的重要信息源.本文评述遥感信息在陆面过程参数化研究中主要应用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
在简要介绍陆面过程模式发展的基础上,对NCAR最新陆面模式CLM3从模式发展、模块组成、功能特点进行了较详细介绍.并应用NCEP/DOE再分析资料作为大气强迫场,用CLM3对中国区域作
会议
利用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甘南高原黄河重要水
会议
利用一个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分别进行了赤道太平洋对大气热力强迫和风应力强迫的响应的数值试验,研究了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和ENSO冷暖事件演变
会议
东亚地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的特殊性而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异常常导致我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的发生,这些气候灾害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
会议
本文利用NCAR/NCEP全球大气再分析月平均500-hPa位势高度场资料和欧洲中心ERA-40资料,并以国家气候中心NMC资料予以对照,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NCAR/NCEP再分析资料的可靠性,得
会议
分析了1960-2004年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与EL NINO/LA NINA年的关系,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与EL NINO/LA NINA事件有显著相关性,EL NINO与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呈正相关,LA NI
本文利用64-93年NCAR/NCEP再分析风应力强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14层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OGCM),对热带太平洋的海温场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对海温场的标
会议
利用沈阳市1951-2005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最高气温、降水量、风、天气现象等观测资料,分别统计了高温、暴雨、大风、大悟、雷暴等对体育竞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