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0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分析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dfafdsfs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国南方猪高热病爆发以来,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为了揭示该病的发生规律,根据GenBank登录的PRRSV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法对2005~2010年间送检的282份病料进行了PRRSV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8.8%(53/282);对9份阳性样品进行了ORF5~7基因片段扩增和测序,这9个毒株ORF5序列相似性为95.0%~99.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2.0%~99.0%;与GenBank下载的PRRSV CH-la、VR2332、HB-2、LV株等ORF5序列相似性依次为93.4%~95.5%、87.6%~89.4%、91.2%~92.7%、63.0%~64.0%;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依次为91.0%~94.0%、85.6%~88.6%、89.6%~92.0%,54.7%~58.2.与国内已发表的27株PRRSV ORF5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树分析,2005~2010年流行毒株同属于一个基因亚群;对GP5蛋白潜在糖基化位点与数目分析,5个糖基化位点有3株,4个糖基化位点有5株,3个糖基化位点有1株;糖基化位点分布在第30~55位点氨基酸之间,以第44、55位点比较保守,其它3个位点变异幅度较大。表明我国流行的PRRSV毒株变异幅度较大,GP5糖基化位点不同可能与毒力存在一定联系。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能区分美洲型PRRSV经典与高致病毒株的RT-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经典与高致病性PRRSVNsp2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所扩增的序列包含高致病毒株缺失部分,对
会议
为了了解河北省规模猪场PRRSV的变异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2006-2009年采集的14个典型发病场的病料样本进行PRRSVNsp2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所测序列。结果
会议
@@按照《动物防疫法》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免疫接种已经成为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关键手段,是规模化猪场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在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猪群接
血清学检测,是指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它不仅可用于免疫效果的评估和免疫时机的选择,更是猪病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针对血清学检测的原理.类型及在猪病防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在高场强下电导机制的转变过程,测量了 XLPE 及XLPE/SiO2纳米复合材料在20、50和80℃下和2~70 kV/mm场强下的电流特性。此外
根据GeneBank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GP5基因序列,设计了扩增GP5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山东部分地市送检的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料进行了RT-PCR检测,同时收集了79份健康猪血清进
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对636份健康猪组织、604份健康猪血清进行了HP-PRRSV和经典猪蓝耳病(LP-PRRSV)的研究。健康猪组织单HP-PRRSV阳性率为7.23%,单LP-PRRSV阳性率为1.10%,HP—P
会议
自1996年我国大陆地区首次分离到PRRSV以来,该病毒相继在全国各主要养猪省份分离到,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RRSV在不断地变异,为进一步认识我国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本研究就
会议
生物质以其产量大、CO_2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重要可再生能源。文中以中国2种典型生物质玉米秆焦和稻草焦为研究对象,在热重分析仪上对玉米秆焦和稻草焦CO_2气化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