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趋化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定向迁移的研究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CAP)的表达,研究SDF-1α对SCAP的趋化作用.方法:收集牙根未发育完全的人第三磨牙,体外分离培养SCAP;逆转录PCR检测SCAP中SDF-1α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XCR4在SCAP中的表达;设置阴性对照组与SDF-1α处理组(100 ng/mL),将Transwell小室与胶原凝胶结合建立三维迁移模型,共孵育7天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40×)重建胶原图像,分析各组细胞在胶原支架内部纵向迁移的距离.结果:逆转录PCR结果显示SCAP表达SDF-1α条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XCR4主要存在于SCAP胞浆内(表达率57.49%~98.48%,n=4),在细胞膜表面鲜有表达(表达率0.3%~2.34%,n=4);对照组细胞纵向迁移距离较浅,在胶原表面下方0~100 μm水平细胞量(38.3±4.2)显著高于SDF-1α组(9.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2,P=0.004<0.05),而SDF-1α组细胞纵向迁移距离则较深,在100-200μm水平细胞量(37.0±2.7)显著高于对照组(8.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063,P<0.001).结论:SCAP表达趋化因子SDF-1α及其受体CXCR4;SDF-1α与CXCR4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SDF-1 α/CXCR4轴后,可以趋化SCAP发生体外定向迁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S1P/S1PR1信号通路在压力诱导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建立细胞压力模型,用0、0.5、1.0与2.0 g/cm压力刺激Raw264.7细胞12h、24h与48h,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IF检测Raw264.7细胞S1PR1与破骨活性指标表达及其相关性.S1PR1激动剂FTY720和SEW2871与拮抗剂W146处理Raw264.7细胞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耐酸致龋毒力因子F-ATPase在不同pH环境的表达,并纵向观察Wistar大鼠龋病发生发展过程F-ATPase的表达,评价F-ATPase在龋病进展中的动态变化.方法:①将变形链球菌UA159菌悬液,分别在不同pH下(pH 4.0~ 7.0)含5%葡萄糖和不含葡萄糖的BH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检测F-ATPase mRNA基因的表达水平.②18天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
畸形舌侧沟多见于上颌侧切牙,常引起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导致患牙过早缺失.本病例患者17岁,因右上前牙反复肿胀两年,在院外行根管治疗6个月后窦道无法愈合,来我院就诊.口腔检查:右上颌侧切牙(12牙)变色,唇侧根尖区牙龈窦道,松动Ⅰ度,叩诊不适,舌窝树脂充填,舌侧隆突处可见畸形舌侧沟,延伸到龈下,探诊可及深窄牙周袋,袋深10mm以上;X线及CBCT显示12牙畸形舌侧沟直达根尖,在牙根舌侧形成深度约3mm
会议
目的:人牙髓干细胞(hDPSCs)的成牙本质/成骨分化受到多种因子和信号分子调控,然而具体的机制仍不清楚。在本实验中,我们初步探讨了含锌指和BTB结构域的蛋白20(ZBTB20)在成牙本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由人拔除的健康第三磨牙中分离、原代培养获得人牙髓干细胞,对其进行成骨/成牙本质分化诱导后,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ZBTB20的表达差异,并对NF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猪牙髓干细胞(Swine dental pulp stem cells,sDPSCs)的方法,为本项目下一步的研究及牙成体干细胞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六月龄猪磨牙获取牙髓;采用酶消化法获取sDPSCs,取第一代细胞为研究对象计算细胞集落形成率(colony-forming unit,CFU);采用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sDPSCs标记物;体外诱导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结果:酶消化法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30d及再超重对猕猴腮腺组织中唾液淀粉酶sA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猕猴2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失重(B组)、超重+ 13 Gx/230s(C组)、失重后再超重(D组,依据不同的+Gx强度和时间分为4个亚组:分别是+11 Gx/270s D1组、+13 Gx/230s D2组、+15 Gx/200sD3组、+13 Gx/230s后恢复9天D4组)].通过Wes
目的:采用组织块法从犬恒牙根尖牙乳头中分离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并探索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拔除犬健康年轻恒牙获取根尖牙乳头,采用组织块法培养犬根尖牙乳头细胞,记录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性;流式细胞术鉴定干细胞表面标记物;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胞浆蛋白;体外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结果: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出贴壁的短梭形成纤维样细胞,增殖能力强,克隆成形率:(116.83+ 12.608)/600.ST
目的:树突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诱导中起了关键作用。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又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过程。研究表明转录激活因子蛋白3(STAT3)在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负调控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shRNA抑制STAT3的表达,以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和有利于防龋DNA疫苗诱导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将已经确定具有良好抑制STAT3表达的shRNA片段经NotI和EcoRI酶切和末端平滑处理后克隆到p
目的:体外通过三维有限元法研究纤维桩在穿髓型隐裂牙修复中对裂纹应力集中的影响,从而为穿髓型隐裂牙的临床治疗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近远中向穿髓型隐裂牙及修复模型,修复模型均经过完善根管治疗、树脂充填、全瓷冠修复,其中实验组的修复模型根管治疗后增加纤维桩、且纤维桩垂直于裂纹呈颊舌向放置,形成髓腔内固位修复。结果:模拟日常咀嚼力下的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发现对照组裂纹处Von-Mi
目的:建立大鼠牙髓损伤修复的动物模型,观察matrilin-2、matrilin-4在正常牙髓及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定位、定性表达过程。方法:选择30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分为5组。随机选取一组作为正常组,其余四组在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咬合面开髓作为实验组。分别于3,7,14,21d灌流固定处死动物并取大鼠上颌左侧第一磨牙标本,经固定、脱钙、切片、HE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牙髓修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