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TIR1基因的克隆及在组织器官和扦插生根过程的表达分析

来源 :中国蚕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运抑制应答因子1(Transport inhibitor response 1,TIR1)作为生长素的受体,在生长素信号的感知与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桑树品种育71-1的插穗基部的皮部中克隆到一个桑树TIR1基因,命名为MaTIR1(GenBank登录号:KJ787017),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758 bp,编码585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65438.7,理论等电点6.31,含有F-Box结构功能域及LRRs结构功能域,不含信号肽及跨膜区.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MaTIR1在桑树的果、雌花、叶、芽、茎、根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部的表达次之,在雌花的表达量最低,推测该基因在各组织器官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各组织器官行使的生物学功能有关;在硬枝与绿枝的扦插生根过程中,MaTIR1在不定根原基形成期与不定根伸长期的表达量明显上调,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了不定根的形成.
其他文献
  桑椹果实组织娇嫩多汁,表皮极薄,在采收过程中极易损伤、致腐菌侵染,导致果实变质.本研究试图从桑椹中分离能抑制致腐菌生长的拮抗微生物,为进一步开发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会议
  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子(MITEs)是一类截短的非自主DNA 转座子,并广泛地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然而,基于全基因组的微孢子虫MITEs 转座子的鉴定、起源和进化仍不是很清楚
会议
  利用扫描电镜对广东桑种(Morus atropurpurea Roxb.) 10个不同倍性桑树品种花粉的显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桑树花粉微观形态相近,均为小型花粉,极面观
会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植酸酶可以促进单胃动物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桑叶中的含磷量较高,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桑树品种,有利于桑叶饲料的开发利用.构建含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phyC)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
会议
从江柑幼龄树一般表现为生长直立 ,结构紧凑 ,枝梢簇生 ,分枝角度小 ,徒长性强 ,顶端优势明显等特点。通过对柑幼龄树的整形 ,可加大主枝、副主枝和侧枝间的分枝角度 ,使
为分析果桑品种(系)亲缘关系,拓展果桑种植资源创新利用新途径.本研究对28份果桑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2个通用引物共扩增出68条清晰的条带,其
  细胞色素P450涉及许多昆虫生理功能,包括对信号分子的代谢、宿主植物的适应性及杀虫剂的抗性等。鳞翅目是昆虫种类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目,包含了大量的农业害虫。本文介绍
会议
  桑椹属浆果类保健水果,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但由于其表皮极薄,极易受微生物侵染,直接影响桑椹的食用价值.本研究从腐败的桑椹中分离出这些微生物并进行种属鉴定,为进一
会议
项目是基于STM32(以ARM Cortex-M3为内核)和OpenMV3 CamM7可编程摄像头,结合红外线数字避障传感器和US-100超声波传感器设计的一款智能感知自主运输机器人.根据小车作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