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代名医韦迸德的养生观

来源 :“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名医韦进德(1676-?),号铁髯,祖籍江都广陵郡(今江苏省扬州)。其著作《医学指南》较为完整地反映了韦氏的养生学术思想,从精神、房室、饮食、运动及其他生活常识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养生之道,记载了大量行之有效的保健之术,对后世养生保健理论颇有影响。韦氏不愧为一代杰出的养生学家。
其他文献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tic syndromes,HPS)是一种反应性的单核巨噬系统疾病,是从骨髓细胞学、组织病理学角度提出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组织细胞增生和明显吞噬血细胞。发病率不高,以儿童多见,成人发病病因复杂,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本文对3例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病历报告如下。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许多发热性疾病常不表现出特异性症状及体征,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有些疾病虽经过各项检查及较长时间观察,仍不能确诊,以致延误诊断,为提高早期诊断率,本文对在本院传染科住院的不明原因发热的181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病因构成的变化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虽然,NAFLD的发病机制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尚未阐明,但是NASH的有效治疗对预防肝硬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其药物治疗研究己成为脂肪肝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ASH药物治疗
本文对收治的一例细菌性肺炎致横纹肌溶解症从临床表现、各指标检验、药物治疗及治疗后的表现加以介绍,最后对该病的主要特征和诊疗技术进行总结。
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受到生理或病理刺激后发生的自发性、无炎症的死亡过程,为机体的一种生理性调节机制,参与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体内正常细胞的分化、更新和异常细胞的清除。在肝炎特别是肝衰竭发展过程中,凋亡是重要的病理表现形式,通过抑制凋亡可能抑制肝细胞大量死亡而防止严重肝衰竭的发生。近年研究表明,凋亡的发生与众多的凋亡相关蛋白相关,其中caspas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执行者,caspase-8是caspa
由于抗结核药治疗时,应用药品多,疗程长,患者体质基础差等原因,常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就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特殊情况下推荐使用的抗结核药进行介绍。
血小板减少症(PLT<100000/mm3)是ICU危重患者普遍存在的现象。据国外报道存在于23%-27%的ICU患者中。其可能机制包括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骨髓抑制、血液稀释及药物影响等。虽然这种现象在国内多有报道,但病例数普遍偏少。鉴于此,本研究希望扩大样本数来进行验证,以减少误差和偏倚。
研究发现,HIV-1感染者体内IL-7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其含量与T细胞总数和幼稚T细胞数量呈负相关,此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艾滋病感染者,研究证实,HIV-1感染对于CD4+T细胞的破坏同时刺激了IL-7的生成,后者在体内起着刺激T细胞群向着效应T细胞发育分化的作用,从而以类似负反馈调节的方式弥补由于CD4+T细胞的损伤带来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下降。本文研究了艾滋病在进行白介素治疗后对CD127的表
万全,号密斋。明代著名儿科和养生学家,生活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约公元1499——1582年)。祖籍豫章(今江西南昌),明代成化庚子年间(公元1480年)迁居湖北罗田(今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其祖先八代以儿科相传,并以妇科、儿科、痘疹而著称于世。祖父万杏坡、父亲万菊轩皆精通儿科,远近闻名。万全师承祖传,从事医学事业。尤其精通于儿科和养生学,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儿
卢之颐在尊经复古思想影响下,整理注释《内经》、《伤寒论》和本草著作;撰著讲义,开讲医学,首创浙江中医教育“讲学”风气,对钱塘医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重订《文选纂注》评本,则体现了他在医学之外的古文词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