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丁二酸/二胺的合成与性能

来源 :2010(第十一届)国际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会议(2010(11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ONGQ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乙二醇(PEG)、丁二酸酐(SA)、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己二胺(HM)和对苯二胺(PM)为原料,合成了6种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乌氏黏度计确定了它们的特性黏度,考察了25℃时该6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以及它们的浊点、乳化力、发泡力和泡沫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该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临界胶束浓度(cmc)介于0.37g/L~5.43g/L,cmc下的表面张力(γcmc)为37.68mN/m~47.71mN/m;该类产品的特性黏度介于6.2mL/g~48.4mL/g;浊点为67.4℃~89.6℃;乳化力为52s~207s;具有较好的泡沫稳定性。
其他文献
橡胶职业暴露与白血病李克俞顺章1974年,McMichael等首次报道橡胶工人中白血病(ICD,204—207)死亡超额2~3倍,其中,在职工人淋巴性白血病的死亡超额最高,是普通人群的7倍[1,2],美国的此项研究引起了广泛注意,本文就这一
通过对环氧加成数、不同引发剂、pH值、硬度和温度的对比,考察了不同的条件下对渗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类聚醚的渗透性规律。
本文通过丙烯酸对三羟甲基丙烷聚醚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破乳剂,在聚合工艺条件优化中,主要考察了活性共聚物滴加时间、老化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调节剂用量对原油破
会议
以辽河油田冷家稠油为研究对象,通过丙烯酸对壬基酚醚破乳剂进行改性,并在二元聚合的基础上引入三单体丙烯酸甲酯和四单体顺丁烯二酸酐。采用四因子四水平的正交实验对共聚配方
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葡糖酰胺基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GBPS),首先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氨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为原料,在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及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下进行平
会议
【例1】故障现象:无振铃声。分析与检修:接入外线,向本机拨号,测得振铃集成电路ICl(SC8240)①脚(振铃信号输入端)电压为OV(正常为27V),继而查得输入电路限流保护电阻R1 [Exa
测量了系列烷基萘磺酸盐与正癸烷、油酸模拟油、原油间动态界面张力。研究发现,不同链长烷基萘磺酸盐与油酸或原油活性组分之间在降低界面张力方面存在不同的协同效应。协同效
近几年来,随着芳烃富集及磺化工艺技术的发展,石油磺酸盐成为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热点。大庆油田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对石油磺酸盐进行了中试放大生产,中试产品性能评价结果表
会议
生物表面活性剂先导性试验表明对于油层发育较好、采出程度较低的区块,其能改善注水井注入差,油井产能低的情况,建立低渗厚油层注采有效驱动体系。本文介绍了针对葡北油田的油藏
会议
以Cl6的α-烯烃与二苯醚为原料合成出十六烷基二苯醚,经磺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制得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分析反应条件的影响,优化了合成路线。经最后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