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体育态度与行为对小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运动作为人类文化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儿童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并不是从降生就对体育有认识,人们对体育的好恶乃至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是在特定的场合(社会化机构),受重要他人(社会化执行者)影响的结果.家庭体育教育是加强少年儿童体育的重要途径,是对学校体育的补充,也是现行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奥运战略的补充.父母是儿童的首位和终身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在校学习,也塑造孩子的个性,学校里出现的大部分问题都会在家庭中有所反映,学校在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可以通过家庭的配合得到解决.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体育意识,激发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仅对当下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未来乃至整个社会都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分析,将“体育态度”“体育行为”概念进一步明确,调查了解江苏省小学生的体育态度与行为现状及其父母的体育态度与行为现状,并进一步分析父母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各项指标与小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进一步改善家长体育态度与行为及家庭体育的建议,为真正实现家长参与家校一体的小学生体育学习环境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其他文献
学校体育竞赛将教育与体育相结合,以阳光体育运动会、学生体育联赛、特色体育项目联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运动会和特色体育项目班级联赛为主体的市、县、校三级区域学校体育竞赛体系的建立,开创了学校体育竞赛的新局面。这种多位一体的体系,能有效促使教育与体育并重、阳光体育与竞技体育并行、全体学生健康和体育特长学生培养兼顾,实现了竞赛目标“多元化”、竞赛项目“多样化”、竞赛体制“合理化”、学校参赛“优
对我国高校田径运动队的研究,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还不够完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现状、队伍管理、管理体制及行业发展等方面,而从专业角度对高水平田径运动队训练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研究的较少。本文通过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训练时间、训练计划、训练内容、运动负荷、运动恢复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开展理论研究,旨在进一步强化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素质和训练水平。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健康中国”建设精神,推动学校“健康校园”全面活动的开展,使师生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的体育生活,增加其参与体育比赛的积极性,提升广大师生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通过实践,大胆创新比赛模式.从体育文化宣传、组织管理、项目设置、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以多种途径打造健康校园的体育氛围,使学生们得以在生理、心理、知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获得全
“一校一品”教学改革作为目前全国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其进程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成效。因此,2014年以来,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了多次的“学校体育特色(一校一品)研讨会”,目的就在于总结学校体育特色“一校一品”建设的成功经验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作为学校体育特色“一校一品”建设的成功案例向大会作了发言,被誉为典型的“金水模式”。因此,本文
阳光体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也是保证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其中提出的强化课外锻炼,就是要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了解我校改革阳光体育活动模式后对学生体能、运动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生命范本,父母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如今,学生体质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肥胖、近视等问题,其原因之一便在于运动不足.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有专家称“没有父母参加的体育教育是不完整的体育教育”,这说明父母对中学生的体育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中学生的运动习惯,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探析家庭体育氛围对中学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核心思想。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然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指示。社会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梳理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研究内容、体育特色,以前人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的模式做出简单的设想。
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不断发现跳绳的多种跳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团队意识,促进阳光体育发展,提高中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本研究是在国家开展阳光体育工程和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来审视高校体育发展进程中的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的改革与发展问题,通过寻找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开发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借鉴国外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经验和做法,深入挖掘和剖析影响中国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的内外部因素,寻求一条适合中国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