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具有双向坐标的电影人--纪念纪录电影大师、电影教育家孙明经百年诞辰

来源 :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孙明经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纪念纪录电影大师、电影教育家孙明经百年诞辰之际,通过对孙明经导演的电影艺术创作手法以及孙明经的人生经历的介绍,阐述了孙明经作为纪录电影人师和电影教育家的风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港台电影各自的表演特色,指出台湾和香港的爱情电影都是它们那个时代的情感书写,前者偏向于青春偶像型的浪漫幻想,后者则关注于展现普罗大众的精神状态,一个更梦
从角逐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参赛作品看,近几年,世界纪录片创作在题材的选择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最显的变化是社会题材纪录片的视角开始从非社会主流的边缘地带,走向人
本文对电影《时时刻刻》的叙事结构以及人物形象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电影《时时刻刻》通过女性的视角,关注女性的生存环境和面临的问题,采用圆融叙事结构和时空交叉叙事结构展示
中国纪录片50年的成长历程,离不开世界纪录片整体发展潮流的引领,二者之间有吸引也有观望,贯穿着错时空与本土化的复杂情状与纠结.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阐释同一时期,中外电视
本文对这一阶段1920-1932年间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状况的脉络清理,可以就传播主体、输出影片、海外受众、传播渠道、传
本文从中国影视英雄叙事的题材发展史角度,将中国影视英雄叙事大致归纳为武伙英雄叙事、革命英雄叙事、帝王英雄叙事、政坛英雄叙事四种模式,又从中国英雄叙事呈现出来的英雄性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1930年代电影演员收入不稳定的情况,阐述了电影演员从事其他副业的现象,并主要介绍了1930年代中国电影演员从事的灌录唱片、登台表演、开业剪彩、广告代言几种
本文通过对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解析,从社会民俗学、生命学、信仰以及审美四个层面探讨了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四重文化价值。
本文通过总结以宫崎骏为代表的动画电影大师的成功经验,期待对正处于奋起发展中的中国动画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并指出宫崎骏是当今世界动画艺术界的一面旗帜,
在树立甘肃影视剧品牌特色的过程中,以"本土化"为品牌耀眼的内核标签,实现题材、创作团队、观众的本土化;以"现代化"为品牌有效的操作手段,带来题材及价值观念和市场开发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