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近150年来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

来源 :2013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zhe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黄河下游湖泊——东平湖湖心55 cm长湖泊沉积物孢粉和磁化率的分析,并结合史料记载,探讨了近150年来黄河下游地区的洪水事件.结果表明东平湖水生植被孢粉、再沉积孢粉和磁化率特征对黄河下游洪水事件的记录与历史记载较相一致.1855~1865年,水生植被孢粉较丰富,无再沉积孢粉,磁化率为低值段,指示洪水事件较少发生,史料记载也表明该时期基本无大的洪水事件;1865~1961年,水生植被孢粉仅在上部个别层位偶有出现,再沉积孢粉频繁出现,磁化率为高值段,显示洪水频发,史料记载该时期黄河、大汶河有多次洪水与决口泛滥事件;1961~2008年,各水生植被孢粉迅速增加,再沉积孢粉仅在下部偶有出现,磁化率为低值段,表明洪水事件较少发生,这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发生大洪水的频率和次数明显减少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The present research study assesses the accuracy of the SRTM X band DEM with respect to high accuracy photogrammetric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for parts of the Himalaya.The high resolution DEM wa
Change detection on the basis of multi-temporal imagery may lead to false alarms when the image has changed,whereas the scene has not.Geometric image differerences in an unchanged scene may be due to
本文通过对郑州地貌的介绍,阐述了构造升降与气候变化对郑州晚近造貌、水文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郑州东北部发生多次陆沉泛滥,但邙岭荫蔽、低岗沙丘众多、地基高仰,是黄泛区域西南隅近水又得天独厚的地方。
Geographic video includes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geographic features acquired through ground-based or non-ground-based cameras.With the popularity of video capture devices such as smartphones,the v
针对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分类方案与制图规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再次提出了改进建议,并根据改进建议进行了编图改进试验和对比,认为改进图较之原图能更好、更真实地反映地貌实况.文章认为,“保持山地完整性”这一制图要求所存在问题的本质是没有正确区分地貌类型与地貌实体,没有明确地貌制图的对象是地貌类型而不是地貌实体,没有注意到地貌类型与地貌实体在尺度级别不同、划分标准不
土地沙漠化是青海湖周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该区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湖西北的鸟岛、湖东北的沙岛以及湖东的克土、下巴台地区,主要以新月形流动沙丘、流动沙山和半流动沙丘为主。湖东及东北部连绵分布的高大流动沙山(高80 m~147 m),具有狭窄的脊线和减削的丘顶,其对湖东公路和湖东北岸青藏铁路的影响甚大,也关系到青海湖周的生态、经济、交通和旅游效益。根据地球系统科学和环境演变基本原理,通过野外调查、
金沙江沿岸的堰塞湖阶地沉积物主体为组成均一的巨厚粗砂层,局部地段夹粉细砂层,堰塞湖湖首临近滑坡坝体和两岸支沟汇口一带的堰塞湖沉积物为含巨砾的砂砾堆积。从沉积相分析,应为快速过水湖沉积。阻塞金沙江形成金塘堰塞湖的滑坡为四川宁南金沙江左岸的一巨型滑坡。云南巧家-东川一带沿小江断裂地质时期发生过一次大地震,诱发巧家金塘对岸的巨型滑坡,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金塘古堰塞湖”;同时,东川小江流域大面积山体失稳,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高程、山势起伏度及地质地形剖面线方法,对天山南麓却勒塔格山的地貌特征与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却勒塔格山是由新生界湖泊与河流相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砾岩构成的褶皱山地,山势险峻并且呈E--W走向,显示山地受新构造运动南北向水平挤压隆升作用,产生强烈的表层褶皱,伴随褶皱产生了一系列的平行背斜轴的逆冲断层和斜切背斜轴的剪切断层,形成许多束状岩层倾
本文主要对珊瑚礁的地貌特征、面积以及健康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珊瑚礁的保护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中国珊瑚礁的未来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而尚难以预测,但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应该是最大的威胁。
巨砾上的石臼(冰臼),它的成因有多解性,并不是冰川的唯一证据。石臼(冰臼)在中外许多地方均有分布,在花岗岩、火成岩、石灰岩等地区均有石臼(冰臼)分布,而且在非冰川地区现在正在形成,如牡丹江镜泊湖瀑布以上的玄武岩面上就有许多石臼正在形成。在天台山不可能形成冰川冰臼,因为山高谷陡,假设即使有冰川,也属山谷冰川,陡谷不易形成冰下河,很难形成“冰臼”。大陆冰盖的冰下河易形成冰臼。千丈幽谷并非古冰川U形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