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温度对聚甲醛/聚氨酯粘度比和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来源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可有效提高聚甲醛(POM)缺口冲击强度。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改变加工温度,调节TPU/POM 粘度比,调控POM/TPU 共混物的相态结构,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比聚甲醛大,两者的粘度比η TPU/η POM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90 ℃时,两者粘度在较宽剪切速率范围相当。注塑温度低于190 ℃,η TPU/η POM>1 ,POM/TPU(90/10) 共混物中聚氨酯分散相呈椭球形;注塑温度为190 ℃,η TPU/η POM ≈1 ,聚氨酯分散相呈长条形;注塑温度高于190 ℃,η TPU/η POM<1 ,聚氨酯分散相呈球形。注塑温度为190 ℃时,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最好,达到14kJ/m 2 。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作为一种发电装置,具有转换效率高,低温启动,环境友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能源和交通等领域[1-2]。在这种发电装置中,质子交换膜起着非
会议
引言一九八三年六月,浙江省义乌县冯雪峰同志的家乡,将要举行纪念冯雪峰同志八十诞辰的盛会,适夷同志今冬远由福建鼓浪屿疗养之地专函致嘱,要我写“三访义乌县乡居的雪峰”
本文通过对片剂局部组成及结构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设计,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了盐酸二甲双胍胃漂浮缓释片,并对所制备的片剂进行了体外释药试验.通过体外溶出试验结果表明,应用
20世纪80年代,组织工程概念的提出为工程技术科学介入到细胞的生长、发育,组织器官的人工再造开启了大门.而在20世纪末,现代制造技术的作用逐渐被认识,尤其是基于计算机辅助
会议
1938年,在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中,是谁将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的全貌介绍到中国来?不是名流学者,而是郭大力和王亚南这两位年轻人。从此,他俩同《资本论》紧紧地联结
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要求我们"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
为了解彭浦镇社区外来人员的基本状况,及他们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原有的社区卫生防病体系在对外来流动人员的传染病监管上存在的漏洞。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
会议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合剂中东莨菪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40∶60),检测波长为345nm,流速为1.0mL·
糖尿病(D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DM患病率日益增多,DM慢性病发症已经成为DM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中DM足(肢端坏疽)则是DM患者最严重的并发
会议
本文论述了采用中间体作为加工原料,有效地节约了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再有均匀的悬浮液对玻纤的浸渍效果大大改善,制得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