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张力剪径工艺设计系统的研究

来源 :中日高校化工-材料技术与应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力剪径是无缝钢管生产中的重要工序,其工艺设计的优劣对无缝钢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张力减径过程金属变形复杂,传统的张力减径工艺设计方法以半解析半经验为主,计算过程需要反复迭代,计算量庞大,依靠手工计算甚至根本得不到结果,这给张力减径工艺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张力减径工艺的设计成为可能。国外的一些钢管生产企业和设计机构也都在这方面投入了较大的力量。我国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工艺设计系统,并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此类软件系统引进费用昂贵,并且一般不提供免费的升级服务;其次,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系统对钢管规格的划分与我国标准不大相符,这给新产品的开发造成了一些不便;最后,引进的系统不提供源程序,这给系统的修改以及功能的扩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严重束缚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摆脱国外的技术垄断,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缝钢管张力剪径工艺设计系统已成为必然趋势。 (1)根据无缝钢管张力减径工艺过程的特点,确定了相应的模型,为张力减径工艺设计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利用Visual Basic6.0开发了张力剪径工艺设计系统。系统设计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计算精度较高,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3)由于张力减径过程的金属流动规律非常复杂,系统开发时存在很多经验数据和模型简化的地方。各企业在生产工艺、设备以及管理等方面本身存在差异,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各工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其他文献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high-order above-threshold ionization (HATI) spectrum of formic acid by means of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spectroscopy using 800-nm
会议
  Due to its low mass, hydrogen is expected to exhibit significant quantum effects, such as quantum delocalization, zero-point motion and quantum tunneling, e
会议
  We investigated the multielectron ionization dynamics of C2H2 subjected to intense few-cycle laser fields with time-dependent Hartree-Fock(TDHF) approach, i
会议
  We perform a quantum-orbit analysis for the dependence of high-order-harmonic yield on the driving field ellipticity and the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of the
会议
  Firstly, the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ion of CO molecule[12] driven by a 800nm2000hm combined laser field is theoretically studied based in the strong field
会议
自1948年由Roche率先实现了维生素A的工业化生产至今已经六十多年了,但人们仍在不断持续研究开发维生素A合成的新工艺和新方法。BASF合成工艺具有十分明显的优点,是目前最具有
  We develop a multilevel atomic master equation approach and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real coherent dynamics of inner-shell electrons of a neon gas, irradia
会议
利用全氟磺酸C8F17SO3H在氟相有较大的分配系数的特点,成功地实现了氟二相体系中C8F17SO3H催化的磺酰基保护的烯胺的分子内胺氢化反应.胺类化合物在天然产物、医药品、精细化
环氧树脂(EP)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其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内应力大,质脆以及抗冲击性能差,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工程技术要求。将CNTs与EP复合可进一步得到高性能的复合
  Three dimensional atom probe(3DAP)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 Nb-Mo-V micro-all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