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探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短时预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k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性局地强对流天气由于其空间尺度小,生命史短,突发性强,天气现象剧烈,一直是预报工作的难点、重点,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此类天气预报困难,卫星云图也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利用云图、闪电定位仪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结合进行跟踪预警,制作短时预报预警效果较好.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云图、闪电定位仪和石家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5年7月12日上午衡水市局地短时暴雨和冰雹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高空横槽转竖带来弱冷空气南下与地面辐合线结合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系统.云图可有效监视云系的发生发展,但对突然转向或发展的云团监视预警能力稍差,从云区湿度廓线相对湿度场演变分析,云团有向相对湿度大值区移动的特点,可根据此特点判断云团的移动或发展.在对流发展的初期,地闪稀疏的出现.随着对流的发展,闪电趋于集中.对流转向消亡阶段,地闪次数锐减.闪电资料对对流发展有1h左右的提前量,监视闪电的发展、变化或移动对突发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产生冰雹的时段内,云闪数目显著增加,云地闪中云闪比例高于其它时段.闪电定位仪显示云地闪中云闪比例明显偏高时往往预示短时暴雨或冰雹的出现. 多普勒雷达产品中基本反射率(R)、冰雹指数(HI)、中尺度气旋(M)、回波顶(ET)、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等产品对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都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可对突发局地强对流天气进行有效订正或预警.回波强度越强,回波顶越高,维持时间越长,降雨量越大,当回波强度达到60dbz、回波顶高达14km以上时可能出现冰雹或短时暴雨.冰雹指数比实况明显偏强、维持时间偏长.中气旋在冰雹出现的时段都存在,并且对应雨强较大.垂直积分液态含水最持续较高时有短时暴雨出现.分析风暴相对平均径向速度产品发现逆风区或其雏形,可提前预警强对流天气.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卫星云图、水汽图、高空填图、地面实况填图及各物理量场对2002年9月2日至5日的一场连阴雨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回流加河套倒槽,西太平洋副高的西进与东撤,以及
本文对2006年7月8~10日在广西产生的低涡暴雨过程分析,西南低涡在有利的形势下生成环流条件,在高空槽、弱冷空气的作用下向东南方向移动,暖湿西南急流又为暴雨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
会议
辐射传输过程是最重要的大气物理过程之一,而暴雨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文利用改进后的MM5模式分析了发生在2002年6月中下旬的梅雨锋暴雨降水中的辐射作用.MM5模式的
会议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数值产品的预报信息(t1)场的暴雨预报释用方法,推出了对暴雨历史样本形势场使用模糊聚类的客观分型技术,更有利于暴雨指标的提炼;以历史暴雨样本同期的包含大
会议
夏季高温热浪是北京地区一种重要的城市灾害性天气.让人记忆犹新的是1999年夏季北京出现的41.9℃极端高温天气,此后高温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完善城市高温预警机制和高温灾害
会议
利用1980-200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和1998年、2000-2005年沙尘天气过程的卫星遥感资料,逐次分析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确定了影响北京地区
会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为提高台风预报效果,并使其客观定量,本文运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以涡度中心为基础,在气旋性涡旋的格区中,找准恰当的"扭角",用计算机图上作业程序确定台风位置,平均误差84Km,表明本
会议
本研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ECP)再分析资料影响我国不同地区严重暴雨洪涝的高原低涡东移活动过程的对流层中上层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影响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四种天气
会议
利用常规的探空和地面资料以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9711号台风"温妮"和0509号台风"麦莎"的变性过程和影响河北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温妮"变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