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开发鱼类栖息地保护模式及案例分析

来源 :第三届水利水电生态保护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水电开发改变了河流的形态、水体流态、水温、河床底质等,可能使鱼类在生活史的某个阶段所必需的栖息地条件得不到满足,导致其不能完成生活史,进而影响鱼类资源.本文基于栖息地保护的定义及相关研究,根据鱼类栖息地所处的初始、受损两种状态,提出了相应的栖息地保护、栖息地修复两种保护模式.栖息地保护一般从流域层面在规划阶段提出,应用于未被开发、鱼类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高的天然河段保护;而当鱼类栖息地已受损,则需要采用栖息地修复工程措施,栖息地修复一般在单个工程项目建设时具体考虑.初步探讨了两种不同保护模式在水利水电开发中的应用.鱼类栖息地保护作为水利水电开发中保护鱼类的有效措施之一,须配合过鱼设施、人工增殖放流、分层取水和生态调度等鱼类保护措施,才能达到更好地保护鱼类的目的.
其他文献
介绍了黄河流域水系特点,河流生境特点,资源环境现状及基于河流生境特点的鱼类区系组成和种群分布范围.分析了黄河流域水电开发现状和开发规划实施对于流域范围内鱼类栖息地
洋沙泡水库是“引嫩入白”工程中作为城市引用水的水源地。由于自然等因素,在该水库区域内,地表水中及沿岸土壤中氟的含量均严重超标。因此,在将此水库作为城市引用水水源之前,需
学位
概述了鱼类栖息地的内涵、研究内容及主要保护措施,分析了国内鱼类栖息地保护在规划、建设、管理、资金与技术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设、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等
分析我国河流栖息地保护管理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统一资源开发,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强化水域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流域开发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约束力,开展生态补偿的建议
本文采用弹塑性分析、达西定律、立方定律、渗流等效原理、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平衡方程、相容方程和理想弹塑性等理论和方法,对碾压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指标拟定方法进行了
本文结合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项目(50539030基金),针对高拱坝蓄水期安全性态特点,结合有限元分析,对高拱坝蓄水期拱座及坝体变形监控指标的拟定
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国内水利水电过程鱼类栖息地已采取的保护和生态修复的主要模式,探讨了鱼类栖息地保护确立模式、保护模式以及生态修复模式的适用性,分析了建立保护区、地方
目的本研究对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l,PAI-1)4G/5G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I/D多态性进行分析,
洪水和灾害之间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洪水以其自然的力量,塑造了洪积扇和由冲击平原,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类长期以来将洪水视为恶魔,在历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