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不对称酞菁的设计合成及其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酞菁类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红光/近红外光吸收能力,优良的光、热和化学稳定性以及与TiO2等半导体能级匹配等优点而成为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潜在的高效染料[1-3].通过化学修饰设计合成了高度不对称锌酞菁类染料(Zn-tri-PcNc-4 和Zn-tri-PcNc-5),其分子结构如图1 所示.在这两种染料分子结构中分别以2,6-二苯基苯酚基、2,6-二苯基硫酚基为推电子基团,其较大的空间位阻有效地阻碍染料在TiO2电极表面的聚集.以Zn-tri-PcNc-4 或Zn-tri-PcNc-5 敏化的DSSC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3.22%和1.30%.此外,将S原子引入酞菁分子中可有效地提高其摩尔消光系数,使其Q带吸收显著红移,不过也导致其LUMO能级降低,致使电荷复合几率和电子传输阻力增大,从而降低了DSSC的光伏性能.上述关于锌酞菁衍生物分子周边推电子取代基中的O、S原子对DSSC性能的影响等信息,为深入了解染料的构效关系,以及拓展其敏化电池的光谱响应范围和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咪唑并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农药以及光学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化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简单的合成策略来构建咪唑并杂环骨架。2-甲基喹啉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合成原料,在杂环合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论文工作基于2-甲基喹啉的sp3C-H键官能团化策略实现了[2+3]环化构建了一系列的咪唑并[1,5-a]喹啉类化合物;并在非金属催化的条件下在咪唑并[1,5-a]N-杂环上引入硫基团,合成了一系
  受体的结晶状态对 p-i-n 型有机小分子电池的性能具有很大影响。随着制备过程中退火温度的不同,受体分子富勒烯衍生物 SIMEF-Ph,ο-An 可以形成具有不同结晶状态的受体,6
会议
  新型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因为其成本低廉和优异光电性质被《科学》杂志评为2013 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被认为其将促进光伏能源产业产生革命性改变,有望真正使太阳能发电走
会议
  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与传输是影响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因此,如何抑制光生电荷在传输过程中的复合,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成为设计和制备高效光催化材
会议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师范类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已经脱离了音乐本身,从而导致视唱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教学效果也受影响。本文从视唱练耳的起源出发探究其目的与
党的十五大关于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跨世纪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离子液体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低蒸汽压以及高的电化学工作窗口,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解质中被广泛应用,其中以咪唑碘类离子液体的性能最佳[1-4].但是,目前咪
会议
  目前,合成空心球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经典模板法,原位模板法,牺牲模板法和无模板方法。经典模板方法含有3 个关键步骤:模板形成,模板镀层,模板去除。另外三种方法事实上相
  自1972 年日本科学家发现紫外光照射TiO2单晶电极分解水制备氢气和氧气以来[1],半导体材料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可用于环境污水处理的材料.研究发现,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