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震波谱变化对强震孕育过程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国地震学会全国测震清理攻关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KY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邢台、海域、中旬、永善、唐山大震前后中、小地震波谱分析,讨论了大震前后平均断错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大震前中、小地震的F值较高,强余震期间F仍保持较高值。据此对大震前的孕育及震后的调整进行了初步探讨。大震前中、小地震的波谱异常变化的时空都与主震震级有关。其趋势是,主震震级越大,异常时间越长,异常的区域越大。大震前波谱异常是从外围逐步向震中区集中,而余震则是从震中区逐步向外扩展。这对研究大震孕育过程有一定参考意义。(周毓瑶摘)
其他文献
理论和实践证明,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是精确的地震波场成像方法。该文在二维叠前深度偏移及偏移速度模型建立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相移加校正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和三维偏移
该文采用逆风有限差分算法在直角坐标系下计算3D旅行时,给出了相应的稳定条件。与Schneider(1994)等人的球坐标方法比较,无需将慢度和时间场在球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轮回地进行转换,稳定条件更简单
会议
自动化是当前人们追求的目标,更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前提,PC是通过数字信息和模拟式输入指令来对各种机械进行智能化监控的过程.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
会议
该文利用边界元和有限元两种方法,可计算任意形状深埋洞室围岩的阻抗矩阵,进而用于地震波散射或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数值计算。这个方法利用了边界元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使用繁复的
该文根据两座建于岩基上的大坝工程地震观测的实际记录,讨论了岩石山坡、河谷地形对地震运动的放大效应;探讨了山体岩坡的环境脉动量测导致高估放大系数的主要因素;提出在山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