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准噶尔走滑断裂系对元素分布的控制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来源 :第四届全国矿田构造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f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造运动通过对元素扩散的制约而控制元素分布,从而影响成矿作用与矿床的分布.我国新疆西北部西准噶尔走滑断裂构造体系(简称"西准系")是中亚造山带巴尔喀什马蹄形构造的向东延伸部分,由于中生代成吉思—准噶尔断裂的右行走滑断裂作用而被分成了两个部分.西准系是一个多米诺式的走滑断裂构造体系,主要由达拉布特断裂、玛依勒断裂、巴尔鲁克断裂等三条N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及其夹在它们之间的地块所组成,可能是晚古生代与走滑断裂相关的陆条弯曲(褶皱)作用的产物.
其他文献
在许多金矿床中,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前苏联等地的某些金矿床中发现了较多与自然金连生的铋矿物.阿尔泰萨热阔布金矿区发现较多的自然铋矿物,它们与金矿化关系非常密切.玲珑金矿位于胶东招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大型石英脉金矿床。本文介绍了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概况,选择玲珑大开头矿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钮元素的分布特征,分析钮与金元素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钮与金矿化的关系。Bi元素在玲
中国大陆环境钴铜矿床分布较广,类型也较为复杂,其中湘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典型的钴铜矿产地.湘东北钴铜矿分布较为集中,主要赋存于长沙-平江拗陷断裂带构造热液蚀变岩带中,该构造为岩浆侵入和物源运移提供了重要的通道和空间.代表性矿床有浏阳井冲和双江横洞等热液脉型钴铜矿床.矿体整体上呈层状、似层状、长扁豆状,从地表及浅部沿侧伏方向至深部,矿体厚度增大、钴品位有增高的趋势,而铜品位反而随着深度的加大而降低,表
马坑铁矿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以西,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以南,闽西南永梅凹陷带的东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上石炭统船山组—下二叠纪统栖霞组(C3c-P1q)灰岩与下石炭统林地组(C1l)石英砂岩之间,为层控矽卡岩型磁铁矿床.前人对马坑铁矿的矿床成因及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对成矿结构面的研究仍处于薄弱环节.作者在大田一龙岩整装勘查区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马坑铁多金属矿
断裂-流体充填律,主要揭示脉型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脉型矿床甚多,如金、铅、锌、钨、锡、钼等金属矿床和石英、萤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床,其中赋存于舒缓波状断层(Fb)中的金矿脉,分布尤其普遍.故以Fb-含金流体充填律为例,探索金矿脉等储矿空间的选优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舒缓波状断层(Fb),以及断裂-流体充填律的基本理论,断裂-流体充填律揭示了脉型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储矿空间选优法的理论支撑。储矿空间
宁武-静乐盆地位于吕梁山构造带中部,总体走向呈北西-南西向,构造剖面显示其构造样式表现为一复向斜.盆地具有较为完整的中生代沉积序列,记录了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序列.本文在盆地沉积序列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构造测量与分析,提出宁武-静乐盆地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3期构造演化历史:(1)中侏罗世,受近S-N向构造伸展作用控制,盆地表现为近东西向展布构造格局,其构造背景可能与其南北两侧的秦岭造山带与燕山造
会议
巴尔喀什成矿带是中亚成矿域重要的晚古生代斑岩铜钼和云英岩型钨钼成矿带,产出有大量著名的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科翁腊德、阿克斗卡和博尔雷)、大型矽卡岩型铜矿床(萨亚克铜矿田)和大型稀有金属矿床(东科翁腊德、扎涅特和阿克沙套),是受走滑断裂边界控制的中亚多核成矿系统的核心之一.
会议
西准噶尔成矿带夹持在天山断裂系统与额尔齐斯断裂之间,位于中亚成矿域西部的核心之一,广泛发育晚古生代深成岩浆活动、走滑断裂构造和斑岩铜矿、造山带型金矿成矿作用.本文通过西准噶尔成矿带黑云母和钾长石40Ar/39Ar阶段升温测年,给出了该地区包古图岩体、康德岩体、铁厂沟岩体、别鲁阿尕西岩体、哈图岩体、阿克巴斯套岩体、克拉玛依岩体、庙尔沟岩体等的40Ar/39Ar冷却年龄,结合前人报道的锆石U-Pb、角
会议
大庄子金矿田隶属于胶东金成矿区,处于华北板块东部,胶北隆起的西南部,西邻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沂沭断裂,南靠中生代形成的胶莱盆地.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荆山群,由大理岩、变粒岩、片麻岩以及斜长角闪岩构成.
会议
沥青组成的复杂性、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的多变性是固体沥青地质研究不得不面临的难题.晚奥陶世柴达木盆地北部属于活动大陆边缘,作者在联合沟滩间山群发现碳沥青,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与资源潜力计算,对碳沥青空间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碳沥青呈北西-南东向分布在滩间山群a段的泥质岩与灰岩中.
会议
白杨河铀铍矿床位于新疆雪米斯坦火山岩带西段,是产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典型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的矿床.该矿床分布于区域近东西向查干陶勒盖一巴音布拉克大断裂(F1)上,其铀成矿与杨庄花岗斑岩侵入及后期岩脉活动和构造叠加关系密切,岩体侵入接触带、岩体次生断裂及走滑断裂为其主要控矿构造,其中主接触带附近为矿体赋存部位,NW向构造控制了深部矿体主要走向,后期近东西向走滑断裂系控制了地表次生铀矿富集,发育在主接触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