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anhui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氧颗粒污泥是近几年发现的在好氧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细胞自身固定化颗粒,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较高的容积负荷和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本试验在SBR反应器中成功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对影响其颗粒化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其他文献
以铝粉、AlCl3·6H2O和水为原料,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陈化时间,经蒸发、结晶制成一种组成为AlCl3·4Al(OH)3·7.5H2O的水合氯化五聚铝(Al5)和一种组成为2AlCl3·7Al(OH)3·18H2O的水合氯化九聚铝(Al9),采用XRD和化学分析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
本文以内蒙古优势资源高岭土为原料,采用先制成结晶氯化铝再"蒸汽热解"和直接"缺酸浸取"两种工艺,不借助任何酸度调整剂,均制成了絮凝性能优异、具有"类龟式"结构、纯度超过98.0﹪的水合氯化十三聚铝结晶.用XRD鉴定了产物的物相组成,化学分析法测定了产物的纯度.两种新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很容易实现产业化,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论文回顾了污泥处理的发展历史,特别指出当前常用工艺存在的问题.随后引入污泥减量化的概念,概述了两种典型的减量化工艺——生物法和物理化学—生物法.最后分别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多级串联接触曝气反应器、臭氧氧化-生物法、超声波分解-生物法机械破碎-生物法和其他工艺.
本文研究了20~30 ℃条件下ABR反应器的启动过程,经历了169天5个阶段的启动实验,进水COD容积负荷达到4.38 kgCOD/m3·d,出水的各项指标(COD、VFA、pH)达到要求;形成了大量的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其尺度介于2~3.8 mm之间,沉降速度大于20 m/h,MLVSS/MLSS值均大于65﹪;但各格室厌氧污泥的SVI值差异较大.显微分析表明,不同格室内呈现出种群配合良好的厌氧
介绍了六箱一体式活性污泥工艺特点.研究不同的阶段时间设置以及污泥回流比下工艺的脱氮除磷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周期为10 h、16 h,对应的污泥回流比为30﹪、55﹪时,工艺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在80﹪、85﹪、74﹪、85﹪以上.建立反应池的污泥分布模型,得出污泥理论分布规律,提出工艺后期改进点.
本文研究了不同pH、铁粉投加量和染料初始浓度条件下零价铁对染料活性艳红X-3B脱色的动力学.零价铁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反应开始时符合准一级反应,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偏离准一级反应.通过引入衰减系数kd来表征零价铁活性表面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钝化失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由实验数据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衰减系数kd和零价铁与染料的反应动力学常数K.结果表明:衰减系数kd随着pH和铁粉投加量的
本文运用表面络合的原理和模式,研究了内蒙古清水河县喇嘛湾黄河干流沉积物的表面特征.根据酸碱滴定实验求得沉积物样品的零电点PH(PZC),表面质子电荷密度σH及总吸附位Ns,运用恒定容量模式求定了样品的表面固有酸度常数.研究表明,应用恒定容量模式研究天然水体沉积物的表面特征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吻合实验数据.
考察聚合氯化铝、壳聚糖以及复合絮凝剂对活性污泥的调理作用,试验表明它们都有助于改善活性污泥的脱水,通过进一步比较污泥比阻的变化和观察试验中的矾花生成现象,表明三种絮凝剂在相同投加量时,壳聚糖/聚合氯化铝复合絮凝剂在污泥调理中效果明显,污泥比阻最先达到低点3×1012 m·kg-1,而且有助于减少金属污泥的生成,是较佳的污泥脱水调理剂.
以系统的形态分析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上浮水、悬浮物中砷的总量及形态分布特征,评价了黄河内蒙古段水体中砷的潜在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水和悬浮物中砷总含量出现了较一致的沿河变化趋势,说明水中砷主要是泥沙所携带的砷,水中含砷量的高低取决于水中悬浮物,即泥沙含量.悬浮物中砷以Ca-As为主,O-As次之,其它三种形态砷含量均很低,与黄土中各形态砷含量较接近,进一步说明了黄河水体中的砷主要来源于自然界.黄
在春季低温条件下,利用厌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炭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比较两者的性能,探讨低成本处理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