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蛤目(瓣鳃纲)四个种类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成体的鳃组织为材料,采用滴片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吉姆萨(Giem- sa)染色,对四角蛤蜊 Mactra(Mactra)veneriformis、文蛤 Meretrix meretrix、日本镜蛤 Dosinia japonica 和中国紫蛤 Hiatula chinensis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四角蛤蜊:2N=38,14M+14SM+10ST/T,NF=66,TCL=106.06μm,CL:1.38~ 4.75μm,第3、7、9、14、17、18、19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1、2、4、8、11、12、15 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5、6、10、13、16对为亚端部或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ST/T)。文蛤:2N=30,12M+10SM+8ST/T,NF=52,TCL=139.38μm,CL:3.56~6. 45μm。第2、7、8、10、11、15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3、5、6、13、14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1、4、9、12对为亚端部或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T)。日本镜蛤:2N=30,10M+12SM+8ST/T,NF=52,TCL=128.03μm,CL:1.33~8. 64μm,第4、7、9、10、13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2、3、5、6、8、11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1、12、14、15对为亚端部或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T)。中国紫蛤:2N=30,6M+16SM+8ST/T,NF=52,TCL=110.6μm,CL:1.81~5. 57μm,第1、4、10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2、3、7、8、9、11、12、15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5、6、13、14对为亚端部或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T)。上述四个种类均未观察到随体(Satellite body)及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
其他文献
问答题的表达不仅用到物理知识,还与数学知识、语文水平等密切相关。解问答题成了初中学生答题中的一个突出矛盾。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包括:审、议、书
期刊
云南某硫精矿含铋0.36%、含银16.1g/t。含铋矿物种类较多,有辉铋矿、辉铅铋矿、铋华、自然铋等,银多赋存在铋矿物中,铋矿物性脆易碎,多以微细粒形式存在;硫矿物主要是磁黄铁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在单轴拉伸载荷下孪晶界间距和孪晶界与拉伸载荷角度对纳米孪晶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孪晶铁的屈服强度随着孪晶界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呈现反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大学生理解和领会党的理论、认清国内外形势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单一,效果欠佳,应该随着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