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儿科发展刍议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yzh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政府长期实行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总体工作方针,需要不断研究探索,中医和西医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一致性,医学模式和临床疗效评价的趋同性,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是必然的,只有解决了道器关系,创新医学观念,需要中医与西医共同努力发展形成真正适合人类的新医学.
其他文献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一种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主为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减弱。患者的电耳镜检查:鼓膜淡黄色或呈琥珀色,鼓膜内陷,光锥变短或是消失。纯音听力检测均为传导性耳聋,听力曲线大多呈低频下降型。
会议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治疗价值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对应用硬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的19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全部成功取出异物,195例痊愈出院,1例转结核病院治疗。肺泡灌洗液送培养为56例,有细菌生长为13例,1例结核芯片检查示阳性,提示结核感染,无细菌生长42例。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减轻局部水肿,畅通支气
会议
目的:观察通过天突穴来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105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通过四周的天突穴穴位针刺治疗,并利用纤维喉镜检查、咽喉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和咽喉反流体征评分(Reflux finding score,RFS)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四周天突穴穴位治疗,咽喉反流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RSI量表中饭后或躺下后咳嗽、持续清嗓、咽异
会议
目的:了解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患者伴有便秘的发生率,并观察口疮1号方对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伴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随机抽取200名复发性口疮患者,观察大便情况,了解并发便秘的发生率;2.选取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伴便秘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为治疗对照组(牛黄解毒片),30例为治疗试验组(口疮Ⅰ号方),疗程14天.比较2组患者的口腔愈合率(包括平均溃疡期和疼痛指数)以及便秘治疗率
会议
目的:评价"清藓饮"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调节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采用空白对照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对空白组与治疗组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及CD4+/CDS+比值进行研究,并观察评定"清藓饮"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 .外周血中CD4+、CD8+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有
会议
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味甘微苦,性平.有养心安神、通络祛风功效,常用来治疗失眠多梦、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等症.古医籍对本药有较多阐述,如《本草纲目》载:"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本草正义》载:"夜交藤,濒湖上称茎叶,治风疮疥癣,作浴汤甚效."《陕西中草药》载:"祛风湿,通经络,治疥癣等皮肤病."在临床中取其新用,以夜交藤为主外治某些皮肤病变,获效比较显著.可据发病部位选择不同用药方
方剂的配伍,一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药物通过配伍,能增效、减毒、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达到针对病证形成整体综合调节的治疗目的;二是指将药物按君、臣、佐、使的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比例,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即为方剂。重点介绍了根据五脏生理特点,脏腑五行生克制化,脏腑表里关系,阴阳互根互用理论,气血津液关系,三焦理论,卫气营血理论进行配伍
文章分析了多元疗法的外用药法、内服法以及针灸法法,并通过实际病例介绍了刁本恕用多元疗法治疗小儿顽固性湿疹的治疗效果。证明了多元疗法在治疗小儿顽固性湿疹的有效性。
本文探讨腹型紫癜的辨治,认为此病与六淫、饮食、情志等因素致气机不通,血瘀气滞有关,病位主要在脾胃、大肠,与肺、肝功能失调有关.宜分清寒热,调畅气机,活血化瘀,辨证论治.
近年来,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发病较多,对儿童的情绪、精神的发育都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文献及临床病例的研究学习,重新认识抽动症,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脑功能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抽动症的影响因素,为抽动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予以认知支持疗法,正确认识抽动症,给患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减轻学习压力,去除焦虑不安的因素,同时让患儿锻炼身体,提高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