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与白马人族源关系小议

来源 :白马藏族文化研究与产业开发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o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于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陇南文县的白马人,其族属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以及白马人自己关心的问题,多年来,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白马人的族属做了分析研究,大致的结论认为和历史上的氐人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对氐和白马人的族源关系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指出氐和羌都为西北黄河源头广大流域区域中所谓西戎人众多族群中的部分。区别于西戎其他族群,氐和羌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军事能力,和中原华夏族有很多文化、商贸上的交流和军事上的冲突,因而被历史文献记载。氐和羌的区别还在于他们在生活生存地理空间和位置的分布不同。后分别向东和西南迁徙,氐羌族群的迁徙是多向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曾有过在地域分布的混杂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氐和羌最早都是游牧渔猎的生活生产方式,并因为自然环境、军事冲突等因素等的原因,有过农耕生活生产方式的经历以及游牧渔猎与农耕经济生活生产方式的交替过程。在汉之前氐和羌的生活生产方式逐步稳定下来,氐以农耕为主,兼行渔猎。羌则以渔猎为主兼行农耕,进入四川盆地后,均逐步转为农耕经济类型。在和其他民族的关系上,由于地域和迁徙的关系,氐和汉的关系较近,羌和藏的关系较近。
其他文献
白马藏族传统民俗文化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对它的保护与发展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本文认为,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进程中,需要处理好三对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其一,民
会议
当前,学校因地制宜地进行地域文化教育,锻造学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就势在必行.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做了有益探索,高度重视将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白马人民俗文化中传承着生殖器崇拜习俗,主要表现在百褶衣和短衫背部图案、女性的鱼饰品、池哥小腹部柱状结,用于祈求人丁兴旺、驱邪纳吉、满足审美需求等寓意.
服饰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展现,研究民族服饰的变化对于了解一个民族的特征有重要的意义.白马藏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他们主要分布在四川平武、松潘、九寨沟和甘肃文县的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Baima Tibetan Culture and Art.As I am not a specialist of Baima culture and art, I choose to speak to you of the problem of
会议
白马人是现今生活在甘肃和四川两省交壤处的依山而居的一群富有神秘气息的人们.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并信奉原始宗教,且很长时间不与外族通婚的习俗,使白马人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文
会议
民族的发展与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但未被识别或待识别民族也有保护他们文化的权利。这个权利来自于政府重视、学术负责以及民族政策“三个离不开”,有了这个权利才能真正促进民族
本文从白马人文明史出发,从宗教的概念、本质、特征、功能和表现形态等方面来论述白莫是宗教,而非巫术、也非苯、更非道教这一观点.并进一步阐述了白莫与巫术、苯教、道教的
本文拟从文献记载、历史记忆和田野考察几方面相结合来进行讨论.指出白马氐自北周末期失去政权后,不断被挤压、同化,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最终退缩到平武、九寨沟县、甘肃文县的
本文从史料出发,对历史上氐人的一支—白马氐的活动进行尽可能地历史还原,通过对白马氐在汉代的活动地域的考证,寻找汉代以后白马氐不见于史载的原因,并对东汉时期活跃的白马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