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检测与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工程院第77场工程科技论坛·2008水产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溶血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和海产品中,是引发食用海产品后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主要介绍了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方法与溯源性的分型研究,其对预防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病的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兔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具有多种作用,能够提高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繁殖性能、治疗和预防疾病、改善肉质及毛皮品质等。
  介绍了“瘦肉精”的由来,详细分析了当前北京市生猪屠宰场“瘦肉精”控制现状,并提出了生猪屠宰场解决“瘦肉精”残留的对策及建议。
  我国水产品生产由于养殖环境、养殖方式、养殖用药、饲料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质量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已颁布实施了大量法规和标准:包括《中华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逐月对淀山湖轮虫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共发现轮虫53种(属),优势轮虫8种: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角突
  利用9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长江上中下游4个日本沼虾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个基因座中,共检测到40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1~8个,4个群体的
  多子小瓜虫是一种寄生淡水硬骨鱼类的原生动物。由于它分布广泛,而且没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常常给养殖渔业及观赏渔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防治小瓜虫病已成为各国鱼病
  本研究对长江中上游2个鲢群体使用39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并统计了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杂合度、Hardy-W
  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日本沼虾微(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卫星序列.总计获得了95个阳性克隆,78个克隆含有微卫星序列,其中完美型47个,占60.2%,不完美型25个,占32.0%,混合
  我国对鲟鱼的养殖与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仍处于科研阶段。从1995年开始,随着鲟鱼工厂化养殖的成功,我国鲟鱼养殖渐成热潮。鲟鱼产业作为我国新兴的产业,在渔
  在室内水泥池条件下,对平均体质量在(65.3±1.52)g的青蟹进行了为期30天的养殖实验,分别测定其在两种不同盐度和有无水流条件下的蜕壳率和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盐度15组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