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看生物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556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交流的加快,国内外生物学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笔者统计了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在1989年至2012年间发表的生物学论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展示生物学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情况.这些发表的生物学论文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物上的微生物检测、鉴定、防治,主要应用于纸质文物、壁画、文物环境等;生物清洗、修复和加固;生物矿化用于石质文物的修复;分子生物技术应用于考古学.此外,还研究了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汇编(1990-2008)》.其中,生物技术类的课题为8个.201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2011-2015)》中将"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馆藏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列入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中.相信未来,生物技术将更大、更广泛地运用于文物保护行业.本研究回顾了国内生物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供文物保护界相关人士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更新,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也要随之而改变。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方法,不断提高自习的文化素养,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上好一堂语文课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初中语文;备课  一、上好一堂语文课,要有效调控教学时间  语文课堂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对语文教材怎样运用,与有效调控课堂教学时间关系重大。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本文拟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之文献的源流方面予以梳理、阐述,旨在对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的图书整理征集保护工作进行简述.解放前,把散存于其他宫殿的图书汇集到寿安宫,还把军
在厚黄土覆盖的黄土高原地区,松散含水层是很多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山西等能源大省,煤层的开采会对上覆含水层产生影响甚至破坏。以往研究采煤对地下水资源
南京"云锦"作为我国传统丝织技艺的活化石之一,其成就较高,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提花丝织锦缎."妆花"是云锦制造工艺中最复杂的品种.南京云锦研究所在传承了这一古老织造工
笔者在修复唐代三彩马的过程中,发现了马尾缺失需要修补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笔者梳理了秦汉至唐时期马尾绾结的变化情况.秦汉起马尾绾结多翘起向后不下垂,至唐时马尾绾结下
摘要: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即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课前的学习准备要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结合学生认知、理解基础、知识的重难点、衔接方式等。  关键词:认知;理解;有效;得法  这个话题已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准备中一个争论的焦点。有的教师认为中学数学学习没有必要预习,因为预习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事先有了了解和认识,学习的求知欲就会被冲
  文物包装是预防保护的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确保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的原有状态,防止因环境改变和外力等因素对文物造成损害。用无酸纸作为包装材料可以隔绝空气中的酸性物质
会议
馆藏文物保存微环境调控中,使用根据空间空气湿度的变化,依靠自身吸湿放湿自动调节空气湿度的功能性材料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调湿材料分为硅胶、无机矿物及无机盐类、有机
对位于广西凭祥市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试验场4种乡土阔叶人工林(红椎、米老排、火力楠和山白兰)和外来速生桉树人工林不同土层(0~20cm、20~40cm和40~60cm)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