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位出版產業現況及未來發展策略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agy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经营而言数位出版品似乎并未对台湾出版产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大部分的图书出版业者至今仍持观望态度,仅有少数几家具规模的出版社或是资本雄厚的资讯产业致力于数位出版品的制作与研发.原因之一乃是读者尚未养成对数位出版品的使用习惯;原因之二位定价机制不明,数位出版品的定价问题,其背后往往牵涉复杂的版权管理问题.改善之道可分为∶1.业者抛弃本位主义,在「开放」的基础下,整合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规格,统一出一套可在各平台间自由转换的阅读格式.2.出版产业不能停滞不前,必须致力于将内容数位加值化,在传统出版品读者减少的同时,能快速统合创新利基市场,从数位出版品获利.3.降低数位出版品的产品介面及操作的简易程度,将会成爲市场扩大及建立新商业模式的关键.4.数位时代的出版人,除须了解传统出版的核心流程,更须具有资讯科技知识以及创新思维,才能扮演好承先启后、整合创意的角色.
其他文献
自2001年挂牌成立至今,北京交通大学“思源”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在校团委的领导和志愿者团所有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多项丰富多的志愿活动国。其中,本团在海淀区残联、红丹丹文化教育中心、朝阳门医院建立了三个志愿服务其地,通过招募校内志愿者的方式长期参与服务基地的志愿服务工作,并逐渐成为本团的三个特色活动。
纸张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服务于人类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随着各种电子类出版物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国内外媒体意识到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纷纷进行了对新媒体的探索。其中关于电子纸技术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视频的发展是近年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现阶段我国视频网站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国家监管和视频网站自身两个方面分析,对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艺术与科技成为现代传媒特别是新媒体艺术的主体,新媒体发展趋势正在给文化艺术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趋势带来革命性变化。新媒体审美,由传统的单项审美向综合审美发展,审美元素的组合形成审美综合体验的过程,发挥新媒体的人机互动体验功能,充分调动人类的多种感官,符合人类全面接受信息的方式。全球化与信息化引发了新媒体的研究与实践,新媒体的发展,审美的民族性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结合在信息服务、信息沟通还有娱乐体
本文从多媒体艺术作品的交互性入手,对媒体艺术的交互性进行了深入探索,对最新的计算机终端的体验性交互设计成果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多媒体艺术的文化内涵乃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文化不仅是多媒体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更是控制一部多媒体艺术作品的功能设置及媒体特色的关键。同时,将文化在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提上日程,并从多媒体艺术的外延、内涵、传播介质、教育现状及国际影响力几个方面论证了我国媒体产业在数字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产业融合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在产业融合下,传统出版业怎样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成为出版业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微观层面分析了传统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改变,进一步分析转型可能出现的盈利模式。
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被视为出版革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为,发展数字出版是我国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出版业的既定方向,用数字技术构建高科技支撑的书和出版系统,由数字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出版业的整体水平,是加快实现我国出版业现代化的两个关键问题。对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传统出版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等研究都将助力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但在数字出版的研究中,虽然出版载体和复制技术多元化使
随着数字出版浪潮的袭来,传统出版开始逐渐向数字出版领域转变,数字出版早已成为出版领域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然而现在很多人对数字出版的认识不足,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发生。本文主要对目前比较流行的数字出版概念作一下梳理,并尝试着从技术和内容相交融的角度,对数字出版提出一种新的定义。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出版成为一个新兴的现象。新事物的发展应该是前途不可限量的,但是,在网络出版方兴未艾的时候,版权侵权问题却阻碍了其前进的道路。网络侵权事件层出不穷,并且随着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这不仅影响到了网络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更是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因此,如何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行业自律和社会保护等方法对网络出版进行保护,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通过归纳当前
2008年8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在山东烟台主持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项目验收会,对该项目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它按照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的原则,结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实际,率先在报界建成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并实现全面运用且取得显著效果。笔者作为验收专家组长深入研究了该系统的研发档案、运行记录、反馈评价、测试报告等材料,现场考察了系统运用和运行情况,欣喜地看到自己预言的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