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山水诗文看祖国河湖的美

来源 :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从事《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工作的过程中收集了很多相关的诗词、散文,本文摘取了一些例子:烟波浩淼洞庭阔、淡妆浓抹西湖美、滔滔黄河天上降、不尽长江滚滚来、赋比兴夸水如花。古人借以描绘和吟咏河湖的,还有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等人的哲学著作,这些文化成就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征引。宁可少些工程描述,也要多些自然赞叹,如此可以扎实提高《中国河湖大典》的文化品位,以尽量避免其落入水利工程总结的俗套。
其他文献
对目前世界最高的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非线性计算分析,比较了气温骤降对面板应力的影响,并对面板与挤压边墙接触面的摩阻约束作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遭遇气温骤降作用的面板而言,摩阻约束的影响很小;面板遭遇较大幅度的气温骤降袭击时,应该采取保温措施,尤其是对早龄期面板,更应注重保温作用。
本文对三峡工程中的粗骨料两次风冷的运行机制和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能够有效提高风冷效果的措施。
碾压混凝土是一种干硬性混凝土。一般采用通仓薄层连续施工,较常态混凝土更易受到高温、日晒、相对湿度、刮风等因素的影响。故碾压混凝土一般避开高温季节施工。重庆酉酬水电站工程工期紧,在施工总工期及度汛的要求下,工程碾压混凝土需在相对温度较高和雨季时段继续施工,方能实现进度目标,所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温控措施,保证碾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本文介绍了智伯渠的历史渊源,分析了智伯渠与灌溉水文化的关系:智伯渠从它诞生之时,就烙上了灌溉水文化的印痕,随后又演绎出许多的水文化故事,也是全国灌区之冠。文章还阐明了智伯渠水文化的启示,水利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对奥运水系水文化建设从清洋河综合整治进行了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1、通过对人物和水利工程的表现。从历史的层面展示中华水文化;2、积极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从精神层面展现中华水文化;3、通过新的治水思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来展现当代水文化。
本文探讨了水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中的作用,首先在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是水最先启迪了中国民族的智慧和真理之光;然后水文化吸取百家之长,把各种学术思想揉合包容到一起,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水文化对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大有裨益。  
本文分析了华夏治水文明与全新世早、中期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大禹治水开启了黄河流域的治理事业,文章还概述了农业文明的类型以系统。
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是古代先贤和劳动人民在长期与水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要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水文化繁荣,用不断进步的先进文化为现代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用“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全面提升水利职工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中华民族的审美观是指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渐培育和发展起来并积淀在民族内心深处的审美观念。水不但给予人以饮用、灌溉和舟揖等方面之利,还给予人以美的愉悦与享受。需要说明的是,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地存在的,水之美的魅力也往往与大自然中的其他物象如山、林等自然景观和亭台楼阁等人文景观交相映衬与契合才更能显现出其美的神韵,所谓“水得山而媚,山得水而活”,讲的就是这个
中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化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水利行业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弘扬水利行业精神,是推进中华水文化建设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