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临床总结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06年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的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大都涉及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疫情分布较广泛,涉及全省18个省辖市,局部村庄呈高度的灶性分布(6市、13个县、20个乡、38个村),艾滋病疫情整体上仍处于低流行水平,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接近,献血员之外的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HIV检出频数逐年增加,HIV阳性者多为1995年前后有偿供血者,现进入发病、死亡高峰期。本文对中医药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临床表现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参照,按辩证论治的原则,对87例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进行一年的治疗.在辩证为气虚血瘀,邪毒内滞的患者有18例应用中药制剂艾灵颗粒治疗.结果: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的潜伏期与发病期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总有效率为86.96%,P值<0.05,卡氏积分由疗前的78±6.39 提高到疗后的 85.64±5.82,P值<0.05.艾灵颗粒
目的:分析HBV重迭HIV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肝病的自然病程. 方法:回顾分析近二年经血清学筛查抗-HIV(Ⅰ+Ⅱ)并WB确认的HIV阳性血清334例.因AIDS住院65例(19.4%).其中HIV+HBV联合感染17例占26%(17/65).经病史分析,HBV·M、HBV·DNA及肝功、影像学检查(B超、CT)、T细胞亚群检测,确定为HBV重迭HIV感染计4例,男2例女2例,中位年龄49岁(29-6
本文论述了使用中药艾溃灵合剂治疗HIV/AIDS口腔溃疡30例,并与制霉菌素片作对照,观察该药的疗效以及现报告。
本文描述了一个具体病例,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脑病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特别是CD4 T淋巴细胞多在100/UL以下的AIDS患者。因此,对于艾滋病晚期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应警惕合并弓形体脑病的可能,早期行MRI检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中国成年人HIV感染者肺部影像学特征,从而进一步探讨对HIV感染无症状期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方法: 收集国内某省HIV感染者65例,对其临床特点和T细胞亚群计数、病毒载量以及肺部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80%患者在无症状期出现肺部影像学的改变. 结论: 肺部是HIV感染人体最常见和早期的感染部位,提示对HIV感染者进行早期中医药干预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特点
目的:观察中药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fo life,QOL)的改善情况. 方法:采用自制的艾滋病QOL量表,分别设立中药组,中药+西药组,西药组,对3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6月QOL和免疫指标CD4计数的观察. 结果:CD4计数,西药+中药组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总分比较上,西药组及中药+西药组总分呈上升趋势,中药组总分显著下降. 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艾滋病,
目的:观察艾滋病病人腹泻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可能相关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的方法,观察102例艾滋病病人腹泻出现的时间、症状特点、持续时间,并检测收集CD4+T淋巴细胞计数数据,进而探讨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收集了102例出现腹泻艾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数据.显示艾滋病腹泻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范围为261±87个/ul.腹泻的持续时间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
目的:初步评价由虎杖、毛冬青、淫羊藿、黄芪、甘草等药味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艾可清胶囊延缓HIV感染者发病及缓解相应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16例HIV感染患者及3例未见活动性机会性感染的AIDS患者口服艾可清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19例患者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其中11例患者完成2个疗程.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T细胞亚群、
目的:初步建立艾滋病中医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的评价. 方法:参考国外艾滋病QOL方面的研究,和我国对艾滋病中医药方面的临床研究,根据QOL研究的一般程序,进行量表条目的选择和筛选,维度和子维度的确定,最后对整个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的检测. 结果:我们经过筛选,得到55条目问卷, 3个维度,13个子维度.调查表的回收率为100%,应答
目的:通过HIV/ AIDS患者脉象分析揭示其病机特点.方法:通过2005年10月-2006年2月河南开封、驻马店、南阳、商丘四地区调查1323例HIV/ AIDS患者脉象采集资料统一整理,对脉象进行总结.结果:HIV/ AIDS脉象分析共出现21种脉象,患者脉象中沉脉出现频次最高共643例,占4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次为细脉共593例占44.8%,与对照组比